說曹操曹操到,說陳瀟,陳瀟也到了。
不只是陳瀟,各營的營長副營長都來了。
“時間不多,龍參謀長,你就把你知道的情況,說一下,然后我們再來決定打還是不打?”
陳瀟等人都坐定后,讓龍文章介紹情況。
龍文章站出來,在桌子上那張軍事地圖上,點出發現鬼子部隊的位置。
“根據前方探路的偵察兵發回來的消息,日軍現在已經到達,離我們大概有10公里遠的位置,這里是一段盤山公路。
日軍這支大隊,屬于摩托化軍隊,交通工具有摩托三輪車,自行車,以及卡車。
卡車后面牽引有七五毫米的94式山炮,92式步兵炮。
速度很快。”
被編為團部參謀的三個中校之一的張未,站了起來,拿過尺子量了一下。
“按直線距離是離我們大概10km左右,但是考慮到盤山公路,還有因為山勢太過陡峭而修成的蛇行路,按全程算的話,日軍最少離我們還有15km左右。
校長,副團座,參謀長,日軍到我們這里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個小時。”
又一個新編的團部參謀陸鑫也站起來發言:“一個小時時間,很難把部隊展開,對日軍進行有效的打擊。
只能是打成一場遭遇戰,鹿死誰手,得看雙方的兵員素質以及武器裝備!
日軍的軍事素質相信諸位不用我多說,我軍剛剛整編,之前全是潰兵,軍事素質有多差,相信諸位也不用我多說。
所以說,現在我軍4000人,但對上日軍一個大隊1100號人,孰勝孰敗,尚未可知!
要知道,在長沙戰場上,我方傷亡與日軍傷亡比例高達1:9。
在淞滬會戰,傷亡比例也相當懸殊,難道那些士兵都不能打嗎?
當時,委座視作能穩住陣腳的桂軍第七軍,第48軍,破天荒的,敢對日軍發起反沖鋒,但結果又如何?
還是傷亡殆盡,所以延緩了日軍速戰速決之行動,但與大勢無改。
我的意見,是暫避鋒芒!
等過段時間,哪怕再過一個星期,我們將隊伍整合了,將軍事素質練出來了。
那個時候再打,傷亡就會更小一些!”
林譯和孟凡了雖然現在是營長,但是他們其實都是從小兵上來的,阿譯雖然上過幾天軍官培訓班,但那是速成的,跟這些正規軍校出來的軍官說話都沒有底氣。
在作戰方面,他們是可以的,但是在統籌全局方面,他們還是有所欠缺,因為第一,陳瀟沒有教到,第二,他們沒有經歷過。
他們經歷過的就是,沖鋒陷陣,打仗,伏擊,而且都是小規模的。
但白給不一樣,白給也是正規軍校出來的,以前還是最重要的一個師,200師的一個營長。
200師是什么部隊?
那可是國府目前為止最出名的一支戰車部隊,機械化部隊,相當能打的部隊。
加入了陳瀟的隊伍后,經歷的一場又一場的戰斗,每一次都能有效地殺傷日軍,讓他發現,其實日本的也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也會死,并沒有那么神!
所以他對這位新來的團部參謀所說的話有點不以為然,站起來說:“陸參謀所認為的時候未到,怕是怯戰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