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華北戰場上,那個威名遠揚的學校,從那個學校里面出來的學生他們的戰斗戰術,戰例等等,日軍大本營都有收集。
收集了,就研究,研究了就學習。
八路軍之所以戰斗力提升快,就是他們每一次戰斗過后,都在總結,檢查自己,檢查整個隊伍在行動中有哪些不足,然后進行改進。
這種在戰斗后進行總結,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學習過程,讓八路軍的戰斗力突飛猛進。
日本人也是,任何種族都有那么一個諺語:
大概意思是如果一個人因為一個坑摔倒,那叫不小心;下次經過還因為那個坑摔倒,那叫忘性大;但是第三次經過還因為那個坑摔倒的話,那不叫不小心也不叫忘性大,那叫蠢!
善于學習總結,幾乎都是每個民族前進的特質,不可否認日本人的學習能力很強。
雖然沒有學到精髓,但基本上因為條件原因,他們迫不得已撿起來學得半桶水的精確打擊。
但前提是,偵查力量要到位!
由下偵察上,很難偵查的,他們的炮兵偵察小組,已經很努力了,但還是得不到那個陣地上面的火力人員配置情況。
所以,具有試探性質的進攻開始了,日軍進攻的是一個面,一個山頭。
一個小隊負責的面很大,每一個人之間都很分散,最起碼30m以上。
互相之間30米的距離,射擊已經能形成交叉火力了,前后左右的火力配置,已經是日軍攻擊陣型的最優選,一個小分隊整個散開的話,整個進攻扇面就已經達到150m。
這有很大的好處,這樣傷亡小,防炮,但是這樣的進攻陣型,對于槍手的射擊精度很有要求。
而且對于日軍常用的豬突式沖鋒白刃戰有很大的戰力削弱。
“鬼子要上來了,趕緊出防炮洞,準備戰斗!”迷龍著急著招呼手底下的人,從防炮洞出來,進入陣地。
一個個小分隊的鬼子,徐徐逼近,互相配合,彼此之間距離很松散,但是卻互相能掩護的到。
龍文章看出來不對,看出來鬼子的攻擊陣型很是棘手,這種情況下,迫擊炮和擲彈筒收效甚微。
白給摸了過來,跟龍文章說:“參座,這鬼子的陣型,很是詭異啊!
雖然比起我們學的三三制差了點,但還是很有用的,以前的鬼子不這樣啊!”
龍文章點點頭:“這個陣型,看來這群鬼子有可能是從華北來的,如果不是,那么有可能小鬼子偷了我們校長的學問。”
白給有點疑惑:“這個陣型跟華北來的有啥關系?”
他不知道自家校長在華北還有一家學校,當時一切聽到的人都被下了封口令,他剛好沒在,收拾戰場去了。
龍文章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直接吩咐:“白營長,按照校長講的應對這種陣型的方法,除了炮火飽和覆蓋之外,就只能利用神槍手對拼了!
去安排吧!”
當然,布倫輕機槍和96式輕機槍的點射也很有用,比步槍要有用的多,但龍文章總覺得,現在不是暴露這些輕機槍的時候。
不過,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機槍不拿出來用,那拿來干嘛?
所以,除了神槍手以外,機槍手也都回到了自己的戰位,每一挺機槍的配置,都有個大概位置,可以保證跟另一挺機槍形成一個交叉火力。
交叉火力可以最大程度的消除射界的障礙。
在幾個山頭外的山林里,一群人艱難的跋涉,他們背上有的背著木箱子,有的背著輪子,更有的背著炮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