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軒噴過的電影不一定差,但雷軒夸過的電影肯定是好電影”。
最起碼到目前為止,這一條還沒出過錯。
而且他從不恰飯。
畢竟他不缺錢,也不靠這個養家糊口。
“所以是雷軒的原因?他這么猛?”
“還有上座率吧,我看了,咱們這電影的上座率幾乎都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經紀人聳聳肩,“院線就是這樣,有錢不賺是王八蛋,只要能賺錢,那不用你說排片比例都能提升。”
畢竟大頭還是進了電影院的。
而且來看電影的人越多,他們小食就能賣的越多。
說實話,這部分的收入對影院來說甚至要比電影票房分成還高。
“可以,我看看他怎么夸的。”
劉浪也來了興趣。
他手機打開微博,找到了雷軒,然后發現那條微博已經被他置頂,而且現在點贊超過五萬,評論超過三千,轉發更是超過了五千條。
開頭第一句話就讓劉浪麻的不行。
“看驚悚片不看《黎明前夜》,就像看犯罪片不看《自首》一樣離譜,這說明這個人對電影的鑒賞以及自我修養不足。
“他理解不了這種內在精細的有涵養的電影藝術,他只能看到技術的堆砌,參不透其中深奧的精神內核,他整個人的層次就卡在這里了,只能度過一個相對失敗的人生。
“后面這句話是開玩笑的,但前面全都是真的。
“或者說,哪怕只是技術,他們也看不懂《黎明前夜》。”
劉浪整個人都不好了,“這特么是雷軒?不會是號被盜了吧!”
下面回復里確實也有類似的評論。
“雷老師,你號被盜啦?”
“雷老師,如果被綁架了您就眨眨眼睛。”
不過這種開玩笑似的評論點贊不高不低,整體氛圍還是各種安利《黎明前夜》的。
劉浪接著看雷軒的長微博。
“首先是開頭,就這種偽紀錄片的拍攝方式,國外已經有很多驚悚片這么做了。
“當然國內的電影也有這么做的,但效果很差。畢竟你要學也得學的像點兒吧?那種只是單純讓鏡頭晃個不停的就別說自己是偽紀錄片拍攝方式了,也不嫌丟人!
“人家《黎明前夜》做的就很好,只是一個鏡頭放在那里不動,再加上那個拍攝角度,直接就讓觀眾第一反應就認為這是攝影機的視角,而且還有種類似‘犯人視角’的感覺,真的完美!
“還有整部電影的色彩,真實感直接拉滿!包括狹小的空間制造幽閉恐懼的感覺也是完美。
“而且嚇人的方式不是血腥的畫面還有低級的恐怖谷效應,也不是忽然一驚一乍的嚇唬人,而是更高明的利用觀眾的心理讓觀眾自己嚇自己。
“每次鬼出現之前響起的唱戲聲其實就是提醒觀眾,馬上就要開始嚇唬你了。
“你提心吊膽,但總是不知道鬼會在哪里出現,而且中間還用了很多第一視角拍攝,節奏也是十分緊湊毫不拖沓,沒用的信息直接不留。
“而最后結局部分更是直接讓電影整個立意都升華了。
“包括中間的一些細節,都說明了這不只是一部電影,方言導演還有很大的野心。
“不過涉及劇透,我就不細說了。
“總之,這是一部國產驚悚片中少有的精品,并且全程無雷(女性角色胸大如果算缺點的話,那就只有這個缺點了),強烈推薦大家去看!”
劉浪深感認同,“雷老師不愧是資深影評人,句句都說到點子上了。”
林飛鴻嘴里叼著的煙頭差點兒沒掉下來,“不是!劉哥你剛才可不是這么說的啊!”
“剛才是剛才,現在是現在。”
劉浪繃不住了,“我再看看他怎么說林飛那破電影的。”
結果這一看,他笑了。
“好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