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匪幾乎從未絕跡過,只是規模有大有小而已。
太平時期頂多數十人一伙的小股水匪到處流竄,不成大患。
但是最近這數十年,巨鯨幫擴張的非常厲害壯,幾乎打垮收攏了吳郡內所有的大小水匪,更收攏各縣數以千計的流民,糾集了高達上萬名水匪,盤踞于太湖內的西洞庭山。
如此規模的水匪,那就不得了。
巨鯨幫盤踞在太湖,沿著運河和各大小水道,劫掠往來的商人和貨物,甚至強悍到敢向朝廷調往北方的官糧下手,已經成為吳郡內最大的禍亂之源。
朝廷倒也不是不想調集重兵,前來圍剿這巨鯨幫。
只是,西北的突厥、吐蕃屢屢進犯西域邊疆,戰事吃重,朝廷集結百郡數十萬主力大軍屯兵邊境,跟突厥和吐蕃大軍打了幾十年也未分勝負,僵持不下,嚴重的消耗了大唐國力。
西北之戰,決定國運,民族之生死存亡。
相比之下,南方水匪的鬧事只是皮毛之患,內部之憂。
朝廷一向名將重兵屯于西北大漠。而在江南廣袤之地,歷來很少駐兵,以至于兵微將寡,只有各郡太守領兵鎮守地方,連名將都沒有。
每年都從各郡抽調兵力和物資北上,地方難以留下更多的兵力,來***南水鄉水匪蟊賊。
吳郡的匪患嚴重,但周邊的其它郡,也并不都是太平。
前任的吳郡太守把本郡僅有的數千精兵調來太湖圍剿巨鯨幫,結果都是損兵折將慘敗而歸,各縣官員幾乎都喪失了剿匪的信心。
這次,若非是新任吳郡太守趙居貞大人親自坐鎮指揮,從外郡勉強調了四千精兵過來,以及吳郡江湖中威望極高的領袖寒山真人親自出面。
兩位大人物,合力集結了地方官府和吳郡江湖各大小幫派的最強大的一股力量,恐怕根本沒誰敢單獨去太湖,攻打巨鯨幫。
...
藥王幫除了留守藥王山莊人員之外,這次出動了足足一千名精銳弟子,都是從四大分堂的三流境界以上的弟子抽調過來的。
其中有不少是二流好手、一流高手,各堂口的中級、高級執事,甚至還有藏書閣苦修十年如一日的守閣人,由各堂堂主和副堂主帶隊。
李嬌、張鐵牛、楊才志、秦慧慧等四名年青弟子,在同一條漁船上。他們身上除了各自攜帶的兵刃之外,還搬運了幾口上百斤沉重裝著石頭的大布袋,放在漁船上。
李嬌是煉藥堂的內門弟子,已經在修煉中丹田,是二流中期修為。
張鐵牛和秦慧慧進了護刀堂,楊才志進了內務堂,他們三人目前都還在修煉下丹田,三流中后期修為。
四人在藥王幫內的地位懸殊,差距明顯。
不過,他們拜的是同一個師父李魁,師兄弟姐妹之間彼此熟悉,所以這次夜襲行動,被安排在同一條小船上,彼此好相互照應。
李嬌神情淡然,頗有英姿,白衫勁衣獵獵,佇立在漁船頭。
早在數年前,她和爹娘就在運河上遭遇水匪丁十三的突襲,經歷過一次生死之戰,跟水匪們奮力廝殺過,差一點就全家喪命在大河上。
這幾年她常常半夜做噩夢,夢到一道道血光廝殺和那股水匪們的瘋狂叫囂,不時從噩夢中驚醒過來。
為了日后能有機會報這仇,她也無心于兒女之情,日夜苦修武藝。
可以說,她的心理承受能力,臨戰經驗,已經超過了藥王幫內同齡的大部分弟子。
如今她面對這即將爆發的血戰,反而看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