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塵一手挫敗寒山真人,白蓮教主茅子元,巨鯨幫主劉洪。太湖巨鯨幫之叛亂,三大宗師匪首身死,力挽狂瀾。蘇上仙立下圍剿巨鯨幫第一戰功,自然是無可爭議。
馬幫幫主李朔排第二,在北蘆蕩內剿滅三十名白蓮力士,避免了聯軍重大損失。在寒山妖道反叛之后,他又指揮剩余的八千聯軍弟子撤離縹緲峰,在太湖畔穩住陣腳背水一戰,功勞巨大。
藥王孫白鴻列第三,在太湖以奇術,剿滅水鬼堂一千名水鬼,不費一兵一卒之力重創水匪。
鐵劍門韓平山列第四,為先鋒,前往縹緲峰山腳下時中伏戰死,也是唯一的一位一代宗師、四大幫主之身陣亡,是聯軍陣亡名單中地位最高的一位。
天鷹門主寒鴉戰功第五,于萬軍之中刺殺數百名水匪、白蓮教弟子,動亂水匪軍心,但被寒山真人親自出手,以火球符擊傷,未能盡功。
戰功第六人,被定為天鷹門阿丑,掩護數百名天鷹弟子出逃,戰死沙場。但他戰死,這份功勞無人認領。
剩余之輩的功勛則要小許多,各有戰功,依次排序。
只要殺了一名水匪的江湖弟子,都能得到至少十兩銀子的賞銀。
至于吳郡太守趙居貞本人,并未在這戰功榜上。成功剿滅巨鯨幫,這本身已經是大功一件,此戰上報朝廷,天子自然會贊賞有加,無需畫蛇添足加上去。
“蘇上仙現在人呢?”
“不知道...有人看到他和天鷹門弟子祭奠完阿丑之后,便離開太湖,往姑蘇縣城方向去了,也不知去做什么。”
“速速派人去找!這太湖剿匪第一功,朝廷會有重賞銀兩,怕是有數萬兩,本官還要親手交給他。”
“是,大人。”
王縣令急忙吩咐手下去姑蘇城找人。
鐵劍門韓大公子等上下七八百人,臨時造了一副棺木,抬著韓平山的棺,運回姑蘇城去。
李朔安慰了韓大公子幾句,扶著冷棺,心頭落寂,無聲長嘆。自古江湖征戰,幾人還。打完這一仗,又走了一位數十年的老兄弟。這江湖上,能一起談天說地喝酒的,越來越少了。
趙居貞望見李朔落寂的背影,連忙道:“李朔將軍,且留一步。”
李朔微震,冷道:“趙大人,李某一介草民,不是將軍。”
趙居貞誠懇道:“李將軍當年在西域受了排擠和委屈,憤而離去,心中有怨氣,趙某理解。
但你在江湖,固然是一代宗師,卻也只能施展出一人的匹夫之勇,畢生所學征戰沙場的萬人敵的本事,十分用不出一二分。在江湖只是沉淪,埋沒了光芒。
當今天下局勢崩壞,朝廷艱難,正值用人之際。陛下這些年也老了,甚是思念舊人,想念將軍。
將軍每逢戰,必披甲負弓,銀槍鐵馬,可見未曾一日忘記沙場。人各有天命,李將軍的歸宿,不在江湖。何不回西域去吧,沙場才是你的歸宿。在史書上留萬世英名,天下人敬仰!”
李朔手抖,長嘆一口氣,默然策馬,領馬幫眾弟子離去。
心中之郁結憤恨,若是這么容易消,他何至于遠離西域之地,浪跡吳郡江湖十數余年。
趙居貞看著他牽馬遠去,無聲長嘆,看來只能慢慢等他消去這心結了。
“報!太守大人,朝廷欽差特使王守澄大人到了。同行的,還有一位江州白大人。”
突然,有一信使匆匆來報。
趙居貞心頭一凜,不由哼了一聲。
這欽差特使恐怕早就到吳郡,以觀剿匪之戰,只在遠處觀望此戰的結果。看這太湖之戰打贏了,立刻就迫不及待出來,看看有沒有好處可撈。
只是,這欽差是天子身邊的太監宦官,常在天子身邊進言,他也不敢得罪。
“走,去迎接欽差王大人!”
趙居貞帶著主薄,王縣令等吳郡官僚,去迎接欽差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