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小小的吳郡太守四品官,根本入不了陛下的眼。跟這位陛下面前的紅人,皓月般的大唐一代詩人比起來,簡直就是螢火之光,黯淡無色。
“白大人的那一篇《長恨歌》,‘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深得陛下賞識,招在御前聽用。
又一篇《賣炭翁》,‘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寫盡了百姓之疾苦,得天下士子落淚歸心!”
趙居貞一時激動的手足無措,緊握著白居易的手,昂首仰望著白居易,崇慕道:“白大人且寬心,陛下也只是一時惱你直言上諫,才會故意貶你去江州。
等你再作上一篇佳作之詩,陛下想到你的好,恐怕又會八百里加急招你會長安。前程似錦,猶在我這小小四品太守之上。”
“走,去姑蘇城,趙某為白大人和欽差大人接風洗塵!”
趙居貞連忙又朝身后的王縣令吩咐道,“王縣令,你速派人去姑蘇城,安排接風洗塵宴席!”
這接風洗塵宴,當然要派最會阿諛奉承的王縣令出馬,才能辦的滴水不漏。
王縣令滿臉通紅,激動的連連點頭道:“是是!下官一定安排好!在姑蘇城挑一最熱鬧,最好的地方,為白大人、為欽差大人接風洗塵!讓三位大人滿意!”
王縣令滿臉的崇拜和仰慕,那激動亢奮,那簡直比見到欽差還亢奮百倍。
大唐的讀書人,誰人不知道文壇領袖白居易!
那可是他這小縣令的偶像,沒想到居然大駕光臨姑蘇城。他這姑蘇縣令,這會一定要施展出畢生的手段來取悅這位詩壇領袖才行。
說不定白大人一喜,順手把他寫入詩中,那他王亨通可就名傳千古了。
王縣令腦子急轉,突然興奮的一拍大腿,想到一處絕妙的地方。
姑蘇城煙雨樓,即將舉辦一場花魁大會,熱鬧喜慶又繁華,眾花魁們花枝招展。最適合為這位白居易白大人,還有欽差王大人,接風洗塵。
對!
就煙雨樓的三樓,設下一桌宴席,觀賞這吳郡最大的花魁盛會,保準能讓三位大人滿意無比。
...
趙居貞將這西洞庭山島嶼剩下的剿匪事情讓水軍校尉們去處理,迎了江州司馬白居易和欽差王大人,便乘船前往姑蘇城。
一路上,三位大人談著剿匪的詳情。
趙居貞談及,在剿滅巨鯨幫之戰中,官府聯軍差點被寒山妖道、白面書生劉洪、白蓮教茅子元三大匪首打的覆滅,出現了一位蘇上仙,這才一舉扭轉乾坤,反敗為勝。
“咱們大唐...真有修仙之人?”
白居易和王欽差聞言,都是深感震驚,有些難以置信。傳說中的仙人故事,他們倒也耳聞過,沒想居然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之中。
“若非親見,我也不信。”
趙居貞感嘆。
半途,趙居貞突然接到手下官員報來一樁姑蘇城外的縱火案。縱火事小,但因為涉及到寒山道觀,必須稟報到太守處。
“太守大人,寒山道觀被人一把火燒了,那些留在道觀的小道士們如鳥散。有人看到,是一名藥王幫的一名青衫弟子放火燒的。這寒山道觀本來應該是官府上門查封的,只是晚了一步,沒想到被人一把火燒了。問此案該如何處置?”
那官員詢問。
“寒山道觀是寒山妖道的老巢。這一把火燒了寒山道觀,此事也就是蘇上仙做的出來...隨他去吧,就當是尋常的失火案處置,吩咐走水司們抓緊救火!”
趙居貞有幾分惋惜道。
這寒山道觀是四五百年的古觀,姑蘇城西門外的名勝之地,有許多大唐的著名詩人在道觀內留下過墨寶古跡。
那寒山真人只是最近幾十年才成為觀主,燒了未免可惜。
不過,燒了就燒了吧,誰又還敢去管蘇上仙想干什么。他這四品太守,在蘇上仙面前也得畢恭畢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