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埃及人的喪葬習俗當中,肉體是靈魂的寄宿之所,死亡只是靈魂離開肉體的過程,當靈魂重新回歸肉體,死者便會死而復生。
出于這樣的信仰,相信死者的軀體仍舊會被死者再次需要和使用,所以古埃及人發明出了木乃伊這種妥善保存死者尸體的技術,將死者的尸體制成木乃伊長久的留存,以待來生。
而引導死者的靈魂找尋到自己的肉體,重新回歸至軀體之中的,便是死者靈魂的象征——心臟。
這也就導致了,在古埃及喪葬習俗當中,心臟是萬萬不可離開軀體的。
因為一旦心臟被從身體當中取出,靈魂便無法回歸軀體,變成孤魂野鬼,永世不得安寧。
但還有一種情況是例外的。
在古埃及,并沒有什么天堂和神國的說法,所有人死后靈魂都會被死神阿努比斯接引到冥府,接受冥府之神奧西里斯的審判。
通過審判者可以進入雅盧獲得永生,未能通過審判者的靈魂便會被吃掉。
所以古埃及并不存在信仰某位神靈,死后就可以獲得救贖之類的說法。
不過對于神靈而言,庇護一兩位信徒的靈魂,并不是不可以,只是這對于神靈來說是沒有好處的。
就好像一個人不會在意一只螞蟻一樣,神靈又為什么需要在意一個凡人?
當然,就像某些人會沉迷于飼養寵物、甚至將寵物視作“主子”一樣,一些能夠討神靈歡心的人類也是能夠獲得神恩的庇護的。
而這些人有些被稱為神選者,有些被稱為眷族,雖然說法莫衷一是,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被神靈所選擇的人。
“在古埃及時代,塞赫美特會從強大的戰士中挑選自己的眷顧者,賜予他們強大的力量,而這些戰士會將被他們所殺死的敵人獻祭給塞赫美特,讓她飽飲鮮血,以換取更多的神恩。”館長指著古卷上的繪畫和文字,向陳墨和阿德貝解釋著:“偶爾也會有強大的女性獲得塞赫美特的青睞,她們會獲得更強大的恩賜,其中之一就是身體變成獅子的樣子,并且擁有堪比一頭成年獅子的力量。”
“我們之前遇到的那些……”陳墨聽到館長這么說,臉上的表情頓時起了變化,眼睛都瞇了起來。
如果只是一個大祭司,陳墨當然不懼,但如果有神靈參與其中,這可不是現在的他能夠對付得了的。
“那些應該只是被法術催化出來的速成炮灰,真正的塞赫美特獅人戰士,需要親手獵殺一頭雄獅,并且在塞赫美特的圣壇前獻祭,才會獲得塞赫美特賜予的力量,那是神力轉化出來的強大戰士,不是我們之前遭遇的那種劣質的炮灰。”面對陳墨的猜測,館長搖了搖頭否定了陳墨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