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一整套用于冷藏幸存者的冷藏系統,陳墨也只拆取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安裝到了血帆號內部自己的實驗室里。
陳墨并不需要兩千套那么多的冷藏艙,對于他而言,保留大約一百套就已經綽綽有余了,畢竟他沒有那么多需要冷藏的試驗品。
而且作為一艘戰艦,雖說血帆號內部因為不需要容納船員而節省了大量的空間,但仍舊結構非常緊湊,并沒有太多多余的空間可供浪費。
除了這些,阿卡迪亞的船體在被吞噬之后,剩余的部分還可以對血帆號進行一波強化,比如說讓血帆號變得更大更長。
不過陳墨覺得眼前這么大就已經夠用了,所以沒有繼續加大血帆號的體積,而只是對它的強度進行了進一步的提升。
在陳墨看來,現在的血帆號已經足夠強大,再繼續強化除了優化船型、獲取更多現代化的部件和武器之外,并沒有再調整的必要。
而要獲取現代化的部件和武器,美軍那些原本強大無比,現在卻停靠在港口中無人問津的航母和戰艦,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無論是新型造艦鋼對船體材質的提升,還是美軍軍艦上那些先進的現代化武器,都是對血帆號的一個極大強化。
距離洛杉磯非常近的圣地亞哥海軍基地作為美國太平洋艦隊最大的海軍基地,美國海軍有三分之一的軍艦都是以此地作為母港,美軍更在此部署了三艘航空母艦。
對于陳墨來說,這里簡直就像是一個香噴噴的蛋糕,正吸引著他去吃。
所以在讓血帆號吞噬了阿卡迪亞號之后,陳墨并沒有馬上下船去追趕艾達·王他們,而是讓血帆號向圣地亞哥航行,打算再去吞一艘航母以及提康德羅加或者阿利伯克。
現代戰爭的發展史也讓陳墨清楚的明白,航母能夠做到比戰列艦更多的事情,也比戰列艦更加強大。
所以血帆號未來肯定會朝著航母的方向發展,但他卻并不太想讓這艘船變成一艘純粹的航母。
因為在陳墨看來,在很長時間里,血帆號都不太可能湊齊一整個航母編隊所需的艦艇,所以絕大多數情況下,它都將會是單艦行動。
所以保留戰列艦的大部分戰斗力,同時為其添加屬于航母的功能與屬性,打造出一艘既具有戰列艦的戰斗力,又具有航母的載機功能的軍艦,就成了陳墨的必然選擇。
乍一聽這似乎很扯淡,但好在在人類軍事發展史上,還真有這樣奇葩的軍艦出現過。
比如IJN在二戰時期搞出來過的航空戰列艦,又以及前蘇聯在發展航母過程中搞出來的重型載機巡洋艦。
前者實在是太過奇葩,陳墨并不打算考慮,但后者對于陳墨來說,就非常的具有參考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