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艦隊,張浩馬不停蹄的開始大洋集團內部改革。發展到了現在,必須到了變革的時刻。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大洋集團會越來越臃腫,內部也會漸漸生成不同的團體、進而分崩離析。
一個集團的成長,如同參天巨木一樣,總是需要不斷的清理旁枝末節,保證主干的茁壯。
只是,那些旁枝未必喜歡自己被清理。好在,張浩提出了一個補充措施,那就是各個家族可以交換、合并相關項目。張浩計劃用半年時間,完成這次堪稱本質的變革。
當大海上戰斗越發激烈的時刻,大洋集團內部也通過了一次決議:
贊同張家完全并入到大洋集團。
而且不僅僅是張家,各個家族等等也都可以并入到大洋集團、也建議這樣做。大洋集團正在向一個另類的圣地、也帶有一點國家性質的新型團體發展。
誰也不知道大洋集團的未來在哪里,包括張浩。大洋集團發展到這一步,已經超過了張浩記憶中的企業集團和發展路線——已經玩脫了。
現在的大洋集團,說是集團,實際上更類似于一個‘技術、工業、資本、修行的帝國’!
張浩也多次召開股東大會,討論大洋集團的未來。
首先就是股份制度。此前大家都來自不同的地方,股份制度就很有效了。但如今,如果大家全都并入到大洋集團后,再談股份就有些不恰當了。
張浩給出了提議:大家先按照股份,轉變成為不同的管理層;再以后,全憑個人能力,能者上、不能者下。從此以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再也不分彼此。
當然,這只是一個提議,真想這樣走下去,完全融合為一家人,至少要三代人、通過不斷的聯姻才能達成。這至少需要五六十年的時間。這是一個溫水煮青蛙的過程。
但不管如何,大洋集團正在向一個大家都不知道的未來,邁出了步伐。
在外界戰爭的時刻,大洋集團正在完成一場蛻變。誰也不知道,蛻變完成后的大洋集團,會是怎樣的。
…………
大洋集團在蛻變,棲霞之國方面也在發生改變。隨著劉新海被立為太子,這個國家忽然多了一分過去所沒有的生機。
女皇,終究不被完全認可。哪怕女皇為這個國家做了這么多,更將棲霞之國帶到了巔峰,但大家更害怕這是一場夢。
女皇也是女人,說不定就被拐跑了。整個肥土之洲西方,幾千年來,從來沒有出過女皇,強大的傳統觀念不是那么容易轉變的。
更何況棲霞之國還有一個極度不安定的因素——大洋集團!
大洋集團,現在影響力,甚至還在皇室之上。那么,一旦大洋集團有什么危險想法的話,棲霞之國怎么辦?
尤其是還有一個杏林堂集團,和大洋集團幾乎穿一條褲子。也很危險。
但是,這一切隨著小太子劉新海的出生,都煙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