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因為太陽輻射、地核依舊存在,這種拉鋸戰的冷卻過程,進行了約七千年左右。
最后月亮完全凝固。隨著地核凝固,磁場消失,月亮上的大氣層等早就被太陽風帶走了。至此,月亮初步成了一個荒涼的世界。
此前大家不是沒想過要改造成為生命行星,但這并不容易。整個月亮都是熔巖冷卻的,缺少土壤,尤其是營養豐富的土壤。最重要的是這星球含鐵量、以及各種金屬含量太高——本身就是地核,甚至還有一定的輻射等。
總之,這個月亮只能改造成為太空工廠。玄黃文明的意思,是用幾千年時間,將月亮打造成為一座星際堡壘、一顆戰星。
但此后卻因為地面再次爆發內戰,這個月亮上的基地,竟然漸漸被遺忘了。此時的月亮改造才剛剛開始,但因為內戰缺少支援,就只能……自己發展了。
當初月亮改造方案有兩套:其中備用方案就是,一旦第一套方案不能執行,缺少物資支援的情況下,月亮的基地將根據程序自動發展。其實月亮發展建設需要的設備、技術資料等,都在中央計算機里,而月亮基地有足夠的能力自我發展。
現在的月亮基地,就是根據第二套方案,自動化發展的。
只是自動化發展就慢了很多。加上自動化程序終究不比不得真正的智慧生命。
一直到今天,月亮基地的發展計劃早就完成了。整個月亮地心,完全被改造成了機械世界。整個月亮上的資源也基本上耗盡。
但因為作為自動化程序,在資源耗盡后,卻不會做出改變,程序就卡在那里了。
還有,自動化程序不會研究新的技術,眼下月亮上的技術,是標準的、二十萬年前的技術,沒有絲毫進步。
至于太陽附近的反光鏡等裝置,是月亮自我發展的第二步;月亮上的基地向最靠近太陽的水星發射了執行機構;執行機構在水星上完成自動化發展。在水星上建造大量的反光設備發射到更加貼近太陽的軌道。
整個工程早在十萬年前就已經完成。此后只是進行基本的維護。直到最近永恒離開,才啟動。
不過不愧是星際文明,哪怕十萬年前的技術和設備,竟然完美運行。
而后張浩就看到了永恒的發射過程。
‘祂’乘坐小型飛船來到月亮后,就來到了這個基地;基地飛船上方完全打開,永恒進入飛船中。隨后基地飛船升空,張開太陽帆跑路。
在永恒離開后沒多久,在塵土飛揚中再次出現一座飛船;等飛船穩定了,又被落下的塵土覆蓋。
不,不應該說是飛船,應該說是“擺渡船”——整個月亮都被改造,一艘30公里大小的飛船,對于月亮來說,就是一艘小小的擺渡船。
質量不高的紀錄片播放結束,永恒的那個簡筆畫頭像再次出現:“這就是過去的情況了。現在,這里已經屬于你了。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能在星空深處見面。
后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