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大的聯合國會議室里,一時間鴉雀無聲。雖然現場聚集了來自各方的代表以及隨行人員達三千多人,但此時此刻大家的目光卻漸漸聚焦在張浩和劉欣雨身上,并來回跳躍。
王瑞陽雖然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但那是民間的。民間的很多認知,與上層的認知往往存在偏差。
民間只看到王瑞陽冒死承擔重任,在勝利之后全世界所有的電臺、廣播、報紙也都解密了老王的所作所為。但是在高層看來,王瑞陽的所作所為和獨孤俊杰是一樣的,都是沖鋒陷陣級別的。
沖鋒陷陣的當然偉大,但在后方出謀劃策的更加不凡。
沒有飛船,沒有大洋集團提供的病毒和相關技術,你倒是給我沖啊。
要知道,這一次戰爭中付出最大的就是大洋集團。多年的財富積累耗盡,多年的技術底蘊,幾乎全部公開,甚至還拉著全世界一起技術進步,并促進修行進步。這所有的一切的貢獻,都已經難以用數字和語言來描述。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這一次戰爭勝利,大洋集團功勞獨占七成以上!
但是人性是貪婪的。戰爭的時候什么都好說,往家里搬東西的時候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當涉及到權利的問題的時候,那么一些都是問題!
按照貢獻來說,聯合國議會會長必須也只能是張浩來坐。但是,大家紛紛用眼神表示:我們有意見。
在普通人看來,有功就必須賞賜和獎勵,大洋集團付出這么多也贏得了最終的戰爭,就應該走上巔峰。
但是在權利層面卻不是這樣。大家會想:這家伙這么厲害,應該干掉!不然大家都要玩完!越是有本事的就越能引起恐慌——他們會聚集人氣,會自然而然的動搖別人的根基,因此干掉就是最好的選擇。
但張浩和大洋集團太強大了,干掉是不可能的。可是就這樣讓大洋集團走上巔峰,那么大家集體的表情就是:呵呵!
大洋集團很強大,大洋集團影響非同凡響,大洋集團更是當前世界科學、修行、教育、工商業等的領頭羊。
但就是如此,反而讓大洋集團有點脫節了——不是脫離了民眾,而是脫離了權貴。
會場氣氛一時間有點凝重,且越發的凝重。
張浩眼神如電,一個個掃過;眾人紛紛低頭,不敢與張浩對視;等張浩目光掃過,再次偷偷的看著張浩。
張浩嘴角微微翹起,有不屑,又似乎是嘲諷。
張浩心中當然是有怒火的,但張浩更有理智。如果是一個獨行的修行者,當然可以快意恩仇。但張浩不能。
作為大洋集團的總裁,身負大洋集團無數人的夢想和利益,張浩只能暫時壓下怒火,采取更加理智的選擇。
實際上很久之前,張浩和大洋集團董事會就已經確定了大洋集團的發展方式:不干政!
大洋集團治下的國家,是通過公國和首相來治理的。而大洋集團本身,更像是一個另類的圣地。
大洋集團通過首相來治理國家,進而超然物外。如果國家方面出現問題,大洋集團可以強勢插手。
如此,大洋集團更擁有了監督和審判的權利。
實際上首相等官員只有政權而無軍權。軍權全部被大洋集團掌控。
這種干脆利落的權利分配和剝離,為大洋集團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但對外來說,張浩就是整個大洋集團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