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罵人不帶臟字——我們剛剛進入星際,但我們已經打得你們肅風氏低頭認輸了。
說起來,兩人之間的交流,很多時候都是帶有暗中競爭的味道。終究不是朋友啊。
車輛緩緩從正在建造的戰艦旁邊路過。此時的戰艦已經合上外殼,內部情況已經完全不可見。所以,張浩樂的大方一次。
而張浩真正讓拉爾查看的,是自動化工業——整個作業現場,一共不過三個負責監督的工程師,再就沒有任何人了。而且這工程師既然是負責監督的,當然不會動手。
所有的組裝工作,都是機械手臂完成的。
看著頭頂上那一片來回舞動的機械手臂,拉爾查一時間有點發愣了。肅風氏也有組裝生產線,甚至規模也不差,但那種生產線卻需要大量的人員。確切的說是需要大量的煉器師。
肅風氏的飛船技術,是從修行方面發展起來的。以大洋集團目前接觸的外星技術情況,無論是紅河文明還是肅風氏,其技術都是建立在修行、法寶、陣法的基礎上的。
不可否認這些根基也有自己的特色,但有一樣還是不能改變的:修行的根本,更注重人本身,而科技工業的發展,重點在工業。
這是兩條不同的路線。
修行的好處不容否認。因為修行,才有了長壽、更聰敏的頭腦、以及更強大的能力。
但大洋集團一手打造的工業體系,也爆發了強大的力量。在物理的破壞性上,對自然的操控(不是改造)上,獨樹一幟。
而工業體系雖然重視工業,但其內核其實也還是在人身上。發展工業等,還是為人本身來負責。
接下來的一路,張浩帶著丘穆棱拉爾查參觀了月亮的基地,并親自看到了月亮上戰艦和飛船如何進入太空的。
隨后又參觀了金星基地,講解了大洋集團對金星的改造,以及當前金星上蓬勃的工業體系。
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和改變,現在的金星氣候越發溫和了。周雪瑤帶領的團隊研發的、適合金星環境的綠藻,正在快速的改變金星的大氣。一些簡單的蕨類植物,甚至已經能在金星表面生存。
通過長達四十年時間的閃電控制,金星的氣溫也穩定在30度的平均溫度、并持續走低——天元星的平均溫度是15度。
在金星上,拉爾查看到了另類的工業體系。金星有濃厚的大氣層,但引力較低,讓空天飛機效果更好。這里的空天飛機體積更大,機翼更寬。
又因為金星外太空沒有月亮干擾,軌道穩定,因此金星上的飛船和戰艦組裝基地,直接建造在同步軌道高度上。那是一個不斷擴建的、直徑已經超過200公里的龐大的工業基地,宛若一個小型的人造金屬星球,就是有點扁。
金星之后是木星,是冥王星,尤其是冥王星上,一艘直徑高達30公里的星空母艦竟然直接從地面起飛,那種場面真正的震撼了拉爾查。30公里的碟形飛船,比肅風氏最大的飛船都要大一圈。這是一艘星際移民飛船!
參觀進行了四個月之多。等順著繁華的航線返回大洋集團總部的時候,拉爾查已經虛弱的幾乎透明,這一路上全靠大洋集團的技術續命。
等再次腳踏實地,拉爾查忽然拉著張浩的手:“張總,救救肅風氏吧。肅風氏……需要大洋集團!”
張浩嘴角翹了起來:嘿,帶你兜圈四個月,你終于說出了我期待的話語!不過,現在主動權可是在我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