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就有人喊道:“我們祖祖輩輩為梁朝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若全世界統一,梁朝不再,我們如何保證自己的利益!
這是我們應該得到的利益!尤其是政治上的利益!”
賢王冷靜的說道:“關于貴族等的問題,聯合國早有詳細的規章制度,別的國家都能接受,為什么你們不能接受?
還有,別在遠處說話,到我面前來。”
那聲音頓時沒有了。
有太多的東西,私下里大家怎么爭吵都行,但若放在陽光下,卻是站不住腳的。比如眼下。
陸陸續續有人問了一些問題,但卻始終沒有人敢站在賢王面前。
說穿了,就是六個字:公道自在人心!
聯合國公開的條件,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在這種情況下還要繼續鬧的,就是典型的貪得無厭,他們自己都知道。
此后賢王就在皇宮門口站著,完成了一次‘政變’。
他推翻了六皇子、也就是當前大帝的權利,自己登基稱帝;然后在一個半小時后,代表梁朝在聯合國的規章制度上簽字。
一場轟轟烈烈的鬧劇,卻似乎有點虎頭蛇尾的結束,但這‘蛇尾’卻是在七十年前就留下了伏筆。看似偶然的事情,實則是必然。
等到三天后,聯合國完全派人接管梁朝后,賢王、現在的大帝才將六皇子解開封印。
六皇子直接坐到地上,嚎啕大哭:“先祖萬年基業,就這樣被你葬送,你對得起先祖嗎?對得起地下埋葬的那無數忠骨嗎?你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
走,我們去祠堂,我要向先祖說說你的‘豐功偉績’!”
賢王靜靜地看著對方,嘆了一口氣,緩緩伸出右手:“六弟,起來吧。”
“我不!”
賢王微微搖頭:“六弟,其實你是一個聰明人。當年我之所以沒有站出來爭奪皇位,因為我相信你能夠做好。你性格雖然跳脫,但不是壞心思的,也想要自強。你的跳脫,不過是想要引起父皇的關注。
事實證明,這些年來你做的很好。但是,你卻做的太好了,你總想恢復先祖的榮耀,但其實你已經超越了。你又想光宗耀祖,想要將梁朝帶到更高的高度,但你卻漸漸沉迷到了權利當中。
睜開眼看看吧,看看當今時代的幾個頂尖的勢力,大洋集團、棲霞之國、天都派等,雖然我們都說是平起平坐,但我們必須要承認,我們不如他們。
為什么?
因為政治結構!這幾個頂尖的勢力雖然集權了,但權力在議會、或者類似的機構手中,而不完全在帝王手中。
六弟,時代變了。你這樣做,其實已經引起國內的不滿。
這樣吧,你我隱藏身份,我們去民間走訪一下,去看看國內的情況,去看看國外的情況,去看看整個世界的民間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