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艘小型飛船在恒星表面穿梭,卻又小心的避開干涉儀,技術人員正在對這些干涉儀進行最后的檢查和校對。
恒星四周的時空扭曲的比較嚴重,時間校對最是繁瑣。一萬八千個運動的設備,要想校對其時間,需要極其深厚的科學基礎才行,更需要精密的計算機設備。
檢查過程緊張又單調。大約四十天后才完成所有校對。工程項目總負責人沈明海終于向張浩匯報:準備啟動。
張浩點頭。
“準備啟動!倒計時100分鐘!”沈明海聲音沉穩中帶著顫抖。自己不覺間竟然有幸主持大洋集團有史以來最大的工程,大約也是最瘋狂的工程,改造一個恒星,改造成為靈氣源泉。
一旦恒星改造成功,整個承天星星系都將化作修行圣地!比一顆星球強大了太多太多。這樣看來,大洋集團又有一種技術超越了曾經的玄黃文明。
而且根據計算,恒星產生的靈氣質量將更加高級。
倒計時一點點結束,所有工作人員、觀眾等,都被強制要求不得靠近恒星,都要停在黑巖星軌道之外。張浩等大洋集團核心人員甚至都登上了空天戰機,若事情失控將直接啟動超時空旅行。
一旦操作不當有一定的可能導致恒星爆發。眼下雖然只是一顆紅矮星,卻也不排除超新星爆發的可能。
倒計時一點點結束,啟動的命令終于下達,電磁信號迅速發射出去,傳達到每一個微中子干涉儀。
只是因為每一個微中子干涉儀與黑巖星的距離不同,大量信號又要繞過恒星,最近和最遠的微中子干涉儀接收信號時間差距可達27秒,所以接收信號后,設備并不是立即啟動。
因為之前已經完成了時間的校對,所有干涉儀在接收信號后等待一段時間,等計算機再次完成校對后,才會同時啟動。
真正啟動時間,是命令下達后的第135秒。
135秒后指示燈變綠,表示所有的設備已經完全按照計劃啟動,未發生任何故障。
但見……好吧,肉眼根本看不到任何變化。
只看到一個個微中子干涉儀依舊保持先前的樣子,肉眼沒有什么變化。恒星依舊還是那個恒星。
微中子干涉儀不會發出可見光等,發射的是肉眼看不到的微中子,比中子還小、甚至比電子還要小的微觀粒子。這些微中子更接近光子,具有一定的波粒二象性。
只有沈明海的聲音通過無線電傳到張浩這邊:設備已成功啟動。
接下來就是等待。按照計算,從恒星發生反應到第一次釋放靈氣,也就是靈氣抵達恒星表面,預計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恒星太大了,內部環境極其復雜,靈氣不會馬上抵達恒星表面。就算恒星內部產生的光子,從核心抵達恒星表面,都可能要幾年甚至幾萬年時間。有些光子甚至走著走著就被吸收掉了。
時間悄然又是一個多月,好在恒星一直穩定。某一刻,恒星表面忽然閃爍一下,下一刻恒星表面出現淡淡的、藍白色如同綢緞一般的光彩噴涌而出。
這些光彩如同一道道流云,透亮、純美,又如同飄蕩的絲帶,整個恒星似乎蒙上了半透明的、淡藍白色的紗衣。
一道道‘絲帶’噴涌而出,猶如噴泉;漸漸的噴泉已經不夠,恒星表面的光球層出現一道道裂縫,一條條極光一般的淡藍白色光華噴涌而出。
本似乎黃紅色的紅矮星表面,出現淡淡的、半透明的藍白的色彩,一道道色彩環繞整個恒星,漸漸連成一片。
兩種色彩交織,整個恒星表面光彩斑斕,絢麗明艷,美輪美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