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冬等人興奮的鼓掌,不少人眼角都有些濕潤。冷核聚變研究過程的艱澀,超乎想象。挑戰自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
掌聲經久不息。許久許久,張浩才繼續說道:“對于如此貢獻,大洋集團自然不吝獎勵。
首先,按照過去的功勞方式計算大家的功勞、奉獻等。
其次,對于這種挑戰自然的研究,至少要翻倍、甚至十倍乃至更多的獎勵。
相關人員做個新的獎勵制度出來,要在一個月內做出來,爭取艦隊出發前確定下來。
至于現場研究人員,先按照兩倍貢獻發放。等后續獎勵方式確定,將補發所缺。”
現場一片歡呼。至少兩倍的獎勵,后續還會有;而按照大洋集團過去的經驗看,后續發放的絕對不會少了。
而對于這種挑戰自然的技術,大家也由衷的獻上有力的掌聲。
…………
大洋集團內部的研究,并么有影響外界。外界,除了劉欣雨知道有冷核聚變這么個研究外,大家的目光依舊盯在大洋集團剛剛組建的第二支星際商業艦隊上。
三天后,聯合國議會在劉欣雨、趙國胤的帶領下,加上王瑞陽,正式向大洋集團公開道歉。這事情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如此狀態下,張浩也不得不出面接受道歉,并稍稍自我批評一下——不好意思,前一段時間太忙,事情太多,有點疏于交流了。
面子是別人給的,是自己丟的。張浩很好的把握了其中的分寸,表現的可圈可點,風度無兩。
雙方分別給了個臺階,這事情也就過去了——至少表面上如此。
此后大洋集團重啟星際商隊合作的談判。但是大洋集團的條件,卻苛刻了不少。雖然表面上大家將事情揭過,但實際上終究生分了。
更別說,至今聯合國的商業隊伍內部,都還沒理順清楚,更讓大洋集團這邊可勁的薅羊毛。
談判進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聯合國內部各方才終于取得了一致。
而此時大洋集團第二支星際商業艦隊,已經抵達天元星,并在外太空做最后休整。
隨后大洋集團艦隊休整一個多月,升級了部分武器設備,悄悄增加了五十架冷核聚變的全新的機甲。只有飛船設計復雜,來不及更新。
再之后,張浩將大洋集團管理,托付白玉堂和董事會成員,身邊帶著花百香,踏上了星空遠航之路。
天元79年春天,大洋集團命名為‘新星’的艦隊,終于點火。整合了聯合國方面的商隊,這一次整個隊伍高達1150艘飛船和戰艦,隨行人員高達五萬之多!
這是一次真正的星際貿易,而不是嘗試,幾乎賭上了天元星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