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一行人并沒有立即檢查工廠,而是先詢問這里的大洋集團技術人員。如今的工廠,已經大變樣,只有大洋集團留在這里的技術人員才最清楚。
工廠早已經建成、甚至投產,但并不是就可以撒手不顧了。
生產線運行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技術問題、人工操作問題、有意或無意的損壞、能量與原材料等等。
還有技術的改進、升級與研究、本土化問題的改善與解決等,大洋集團都需要派遣技術人員坐鎮。
不過這里的技術人員,更應該稱之為‘學徒’,他們能解決一些小問題,但高級的問題就只能通過超遠程通信,與大洋集團的專家們聯系。
高級技術人員,是不會留在這里的,這些都是寶貝疙瘩。留下來的都是普通技術人員,就算萬一金鷹帝國翻臉,大洋集團損失也不會太大,金鷹帝國也難以獲得優秀的技術。
但這些普通的技術人員,卻同樣掌控了工廠的技術情況,尤其是計算機數據。確切的說,這些技術人員也不太懂計算機,但他們知道如何操作計算機調整生產,熟悉工廠情況。
白夜身邊跟著比較專業的技術人員,他們進入工廠后,在工廠技術人員的帶領下,直奔工廠的控制中心。不過身邊卻有金鷹帝國的人員陪同,美其名曰保護。
整個工廠的控制中心,都在廠區中央的控制大樓中,這里有一臺低端的超級計算機。整個工廠的控制系統,全都通過超級計算機處理。
看似簡單的工廠,實際上是一個超級的智能工廠。也只有如此復雜的系統,才不怕金鷹帝國偷學——丫的根本就無從下手。
白夜站在控制大樓上方,可以看到四周四大工業區:電力、礦業、冶金、導軌炮廠區。
電力,大洋集團在這金鷹帝國的導軌炮工廠,用的是靈石發電結構,這種結構設計簡單、施工簡單,但能耗極高、成本極高——不是一般的高。
礦業,不用說,導軌炮的工廠需要大量的金屬,包括一些稀有金屬;來自金鷹帝國四面八方的礦石在這里精選。
其實在大洋集團,根本不需要建立單獨的礦業產區;但金鷹帝國這里并沒有完整的工業基礎,只能建立一個單獨的選礦工廠,為冶金基地服務。
冶金,不用說了,導軌炮的生產需要大量的材料;甚至整個工廠的一些基本材料、零組件等,也在這里鑄造生產。當然,也包括導軌炮的炮彈。
最后才是最核心的導軌炮工廠。
這里生產的導軌炮有三個系列:艦炮系列,要塞炮系列,以及便攜式。
艦炮系列要求最高,也是造價最高的;
要塞炮就不再追求便攜等,可以擁有龐大笨重的能量系統、以及粗壯的軌道發射系統;唯一的問題是,因為技術的限制,金鷹帝國這邊導軌炮速度最高也不過0.15倍光速;但炮彈可以大一些,威力極其可觀;
便攜式的,在大洋集團主要是給機甲配套使用;這里主要是給小型飛船、甚至是修行手段打造的飛舟等使用。
白夜一邊參觀工廠、參觀控制中心,一邊等待結果。
大洋集團的專家正在用有線網絡的方式下載數據——光明正大的,現在先用有線的,以后鬧翻了就用無線的。
金鷹帝國能猜到,大洋集團必然有后手,但他們卻找不到后手在哪里,這也是金鷹帝國不敢翻臉的重要原因之一。
現在,金鷹帝國的隨行人員,就不眨眼的盯著大洋集團技術人員的操作。可惜,他們根本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