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里,算上氣態行星、礦產行星等,怕是超過六十了。
顯然,這是后期人工遷徙而來的。
此前張浩當然研究過明輝帝國,也研究過壽寧星系。一個星系天然誕生的星球是有限的;就算有多的,也會在星球軌道穩定過程中,將一些多余的星球甩出去,也就是星系間的引力彈弓效應。
一個星系的行星排列等,是幾千萬年星系形成過程中,所形成的引力平衡。隨便向一個星系中拖入一個行星,容易打破這種平衡,后果難料。而且星系的運動極其復雜,又容不得絲毫馬虎。
不過明輝帝國也有自己的方法——陣法!
所有這些星球都形成了一種陣法,利用陣法的力量來穩定和平衡。據說當年為了這些星球,動用了大羅金仙、不少的金仙、以及難以計數的還虛境界修行者。
為了挑選星球,更是從方圓50光年范圍內,將那些星系環境惡劣的、卻又有改造價值的行星拖走。用的是某種‘趕山鞭’——也不知道能抽走星球的,還算不算趕山鞭了。
被遷徙過來的星球,除了少半改造成為生命行星,更多的是礦產星球。
此前聽說這些事情,張浩都感覺到淡淡的震撼;但依舊比不上親眼所見更加震撼。
從飛船上采集的圖片看,在星系的宜居帶這里,27顆星球幾乎形成一個星環,環繞恒星公轉;27顆行星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陣法,這種陣法被明輝帝國稱之為‘小天罡陣’。
小天罡陣的主要目的,是維持星球和星系的穩定;但其本身也有修行陣法的一些特點,比如:可以將27顆生命行星的靈氣等流通起來,同時吸收無盡星空中的星辰之力,最終在這里形成了一個人間仙境一般的環境。
因此從遠處看來,整個壽寧星系的宜居帶范圍,有濃郁的星辰之力環繞,幾乎形成一條淡淡的、藍白色的星環;只不過這個星環所環繞的,不是行星、而是恒星。星環的直徑,約有4億公里。
壽寧星系的恒星,稍微有點大,比天元星星系的恒星大了一圈的樣子,宜居帶就向外多擴展了五千萬公里的樣子。
飛船從超時空飛行狀態中跳出,以0.32倍光速前進,并且漸漸減速。
老遠的,張浩就看到了前方有幾艘光彩奪目的飛船,正列陣迎接。這是一種禮儀性質的飛船,極盡奢華,是招待貴賓所出示的。
尤其是難能可貴的,是這些飛船正用某種幻術類型的手段,在星空中展示出兩個龐大的、金光燦燦的字體、而且是大洋集團的文字:
歡迎。
就倆字,沒有更多的了。還是有那么一點點簡陋。但想到大洋集團和明輝帝國的差距,張浩卻依舊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歡迎場面,其實有些超規格了!所以張總心中有種淡淡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