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林與諸葛冰河談判的時間很短,前后不過半天時間,雙方就達成了口頭協議。這策反的速度之快,絕對可以載入史冊了。
這個過程中,大洋集團的信譽顯示出了強大的影響力:雖然是口頭協議,但諸葛冰河卻很是相信。
大洋集團平常注重塑造信譽的做法,在關鍵時刻帶來了關鍵的影響。不用張佳林返回大洋集團確認,只要張佳林在這里口頭答應就足夠了。
甚至談判的細節條件等,大家都沒有仔細協商,而是要等打退了天紀帝國的軍團后再說。這方面,諸葛冰河也選擇相信大洋集團。或者說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因為天紀帝**團隨時可能抵達,所以大家簡單交談后,張佳林就暫時告別,立即讓情報點向大洋集團發射緊急情報,并詳細匯報了自己所有知道的內容、以及與諸葛冰河達成的條件。再之后,張佳林直接在這里住下,不走了。
這次事情太大條了,大洋集團需要有人在這里坐鎮,隨時與諸葛冰河聯系。甚至隱隱的,張佳林也算是半個人質。但不管怎么考慮,張佳林都不能離開。
張佳林這樣的做法,果然讓諸葛冰河放心不少,甚至主動派人詢問是否需要保護。諸葛冰河擔心天紀帝國潛藏的情報系統和相關人員,對張佳林展開刺殺。
張佳林想了想就同意了。小心無大錯,在這個關鍵時刻要盡可能的避免節外生枝,且大洋集團在這里的力量幾乎沒有,借用諸葛冰河的保護也就很有必要了。
…………
卻說諸葛冰河這邊,軍師司馬文昌、以及這里的將軍上官海、還有供奉玉門飛鶴等人,對于諸葛冰河的‘草率’決定,卻很不解。甚至可以說,大家意見很大。
怎么越混越回去了?!
一開始大家獨裁,大家都準備做開國功臣呢。結果后來大家慢慢醒悟,天社星座不具備建國的能力。當然勉強建國也行,可那種小國家、或者沒有凝聚力的國家,實在是沒有什么意義。
這時候諸葛冰河開始聯絡天紀帝國;天紀帝國允諾了不少優秀的條件;哪怕對于諸葛冰河的手下,天紀帝國允諾的條件都讓大家心動。
但是就在天紀帝**團抵達的前夕,諸葛冰河卻忽然變卦,三言兩語間,就倒向大洋集團;而大洋集團允諾的條件聽上去真的很一般——大家對于什么工商業啊之類的有些了解,但也只是有些了解而已。
可除了條件不太了解之外,大家更不能接受的是:張佳林的談判只是口頭協議,連一份意向書都沒有,更沒有細節。整個談判時間,前后也不到兩個時辰,還有大半時間在拉呱。
總之這樣的決定,讓大家不太看的懂,自然也就有意見了。
面對如此情況,諸葛冰河不得不耐心的解釋一遍:是的,大洋集團只有口頭協議;但天紀帝國呢,不也是口頭協議嗎?難道說天紀帝國是大帝國,就會一個唾沫一個坑不成?
實際上天紀帝國在答應的條件上,已經開始作妖了。此前可是有提到過伯爵的,但這一次安定軒卻改口說‘非軍功不可封爵’。還說這是帝國一直以來的規矩。
既然是一直以來的規矩,你此前為什么不說。
而且正如張佳林所言,在傳統大帝國看來,他諸葛冰河說到底就是一個腦后有反骨的二五仔,傳統帝國雖然能接受他的投誠,但卻不會重用。一個叛將,永遠無法在天紀帝國這樣的國家內出人頭地,以后干什么都低人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