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兵都需要簡單培訓一下呢,更別說雜兵了。
軍隊并不是越多越好。實際上根據后期審訊得知,漫長的星際航行、加上大部分士兵都是雜兵,他們遠征的興奮也就持續了不到一個月時間。此后漫長的旅程中,大家情緒不斷走低。
第三,艦隊前進時間過長,以至于這個過程中天社星座這里情況一波三折,而天紀帝國遠征軍卻沒有做任何有效的應對。
第四,天紀帝國貪功冒進,其斥候艦隊與主力艦隊的距離,竟然只有幾百億公里的距離。在接近目標的時候竟然沒有任何應對,就那么直愣愣的沖了過去。
相比之下,大洋集團的斥候艦隊,最遠能灑出十光年之外。
第五,情報工作不到位。天紀帝國早就派遣情報人員抵達天社星座,比如安定軒。然而天紀帝國直到戰爭爆發之前,都不知道大洋集團這邊主要的戰爭攻擊技術,更沒有應對策略。
所有的戰艦只是簡單的結成戰陣向前沖鋒,又因為雜兵過多,警惕不夠,這戰陣幾乎沒有多少效果——完全沒有形成強大的陣法效果。反而因為結陣原因導致飛船距離過近,這也是第一次攻擊就損失慘重的原因之一。
大洋集團、威龍派遣三千八百多萬誘餌艦隊攻擊天水帝國卷舌二星團的時候,艦隊都能拖出上億公里的長度。戰艦與戰艦之間的平均距離,超過18萬公里,幾乎將引力的影響降低到了極限。
同樣天水帝國的2.7億戰艦,也拖出五億公里的隊形。
但是天紀帝國呢,八億多戰艦,根據后期統計,其實際隊形竟然不足三億公里長度。戰艦和飛船幾乎扎堆。
總之大洋集團這邊提交的報告,幾乎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天紀帝國身上,以此來降低眾人對大洋集團的‘警惕’。
不過該有的警惕還是有的。這不盧定山在確定大洋集團竟然殲滅了天紀帝國的艦隊(大家幾乎忽略了天元星文明其余的艦隊貢獻了),態度立即轉變了,開始打聽大洋集團的核心。這是準備加緊自我的發展,盡快擺脫大洋集團的影響。
這些年來,大家一直在模仿大洋集團的發展模式,想要在自家那里建立一個類似的機構。但不管是誰,都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發現各種問題。別說復制大洋集團的模式,連天元星文明其余集團,如玄黃集團的發展模式,都復制不了!
過去大家一直在研究,也一直在請教。大洋集團也確實給出了不少指點,但就是不對。
理論是一回事,做個切實可行的計劃是一回事,能切實執行又是另一回事了!
張浩看著四周隱隱含著警惕的眼神,微微沉吟。具體的問題當然是由策劃師等負責,張浩的答案,必須要與眾不同才行。不然,就有敷衍的嫌疑。
張浩想了一會,開口道:“這個問題其實我也思考過。我認為最核心的問題,是理念。
大洋集團這邊堅信,物理科學是第一核心,哪怕修行也是建立在物理科學上的。
但諸位不同。星際中絕大部分帝國都是在修行的基礎上建立的。一旦這個基礎的動搖,國家也將動蕩。
我想起大洋集團一部影視作品中的一句話。”
“哦……”所有人都看了過來。張浩沒有如同工程師、策劃師那樣從數據上解釋,而是從國策上給出的解釋,讓大家不想漏過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