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星空紛紛擾擾,自從明輝帝國與天水帝國再啟戰端后,幾乎五分之一個周天大世界都陷入戰火中。如此規模的戰爭,自然引起了諸多關注。
不過這些關注對于現在的藍星集團來說,也只是關注。在藍星集團這里,一切計劃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藍星集團的總部、藍星星系,依舊一片繁華。
當年金鷹帝國出售給大洋集團六個恒星星系,如今這六個星系中的兩個,已經成了真正的明珠。
一個是大洋集團的總部、赤珠星以及赤珠星星系;一個是藍星集團的總部、藍星以及藍星星系。
大洋集團的總部,還兼有天元星文明總部的功能。
而藍星系就更加了不起了:七大帝國與三大宗派,這是過去這片星空的巨無霸,現在都窩在這里長毛……部隊,是謀取科學的發展。
尤其是星際高速通道建設成功,更讓藍星星系成了方圓三萬光年的心臟地帶。不管地面還是星空,交通都是核心;尤其是在廣袤的星空,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統更加重要。
過去飛船的平均飛行速度是五百光年每月;也就是相當于一年時間飛行六千光年。而實際上能達到這個速度的,主要是軍艦;普通飛船速度更慢。就算是幾個大型帝國的技術,最優秀的飛船技術也不過每月八百多光年。
可是現在藍星集團的戰艦,不達到每月1200光年的速度,在市場上都賣不出去。至于說星際高速通道技術,經過不斷試驗和鞏固,已經達到五千光年每月,且十分穩定。
不斷爆發的技術將藍星集團推向了一個又一個新的臺階,向冥冥中的巔峰不斷靠近。
今天,在藍星星系外圍,在冰冷的深空,卻有一場盛大的餞行儀式。
張浩和黃龍、紫菱天姬、李威等少許人站在虛空中,靜靜地看著前方壯闊的場面。不過張浩等人很快就將目光從遠處收回,看向前方。
前方,有大約580萬造型頗有些獨特的戰艦。與一般的戰艦不同,這些戰艦更加細長,其中有大約兩成戰艦的長寬比竟然達到22:1以上,遠遠看上去如同一根根略胖的長矛。若不經意掃一眼,或許還以為看到了瘦長的導彈呢。
一般的飛船都有圓形的,或者胖胖的,長寬比一般在5:1之下;有些戰艦長寬比能達到12:1,但這樣的已經很少了。
星空和地面、海洋不同。這里沒有阻力,原則上來說戰艦設計的越是‘胖’一些,內部空間越大,可以安置更多的核島、發動機等,成本越低。而且外形越‘胖’,布置陣法等也就越容易。
又因為武器系統、動力系統、能量系統的分布不同,戰艦一般會略長;但傳統戰艦長寬比幾乎不會超過5:1。也就大洋集團出現后,才將長寬比漸漸拉伸到10:1以上。這是因為導軌炮的原因。導軌炮需要很長很長的軌道加速。
但將戰艦的長寬比拉伸到22:1,絕對是一個瘋狂的設計。戰艦越長,越不穩定,對技術要求越高;而戰艦越長,內部空間越狹小,設計與設備的安置等就越發的困難。各種成本將急劇升高。
但……這是試驗性質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