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允明之所以如此肯定,當然是有根據的。此前在前方戰線上,他們已經多次嘗試,只破壞一兩個探測器、或者觀測站,很難引起關注。根據內奸告知,一般夠三個數據才會引起警惕。
要知道,戰場上、星空中,從來都不缺少隕石、飛船殘骸等。隔個幾百光年損壞一兩個探測器,太正常了。
而眼下隔著幾千光年內才損壞一個觀測站,必然是沒有問題的。趙允明甚至都沒有將這個事情放在心上。
可惜趙允明不知道,藍星集團內部的觀測站和外部戰場上用到的技術等截然不同。這些內部的觀測站,甚至有部分天文觀測的任務。
艦隊繼續前進,其中一顆戰星的大殿里,大羅金仙們的討論越發的激烈。甚至周圍的金仙都允許參與討論。
聯合艦隊出發的時候,大家還很熱鬧;但不久就進入沉默狀態。超遠程航行壓力很大,生理的、心理的都有。更別說超遠程攻擊和戰斗,1.2萬光年的超遠程偷襲,不知最后幾人得歸。
1.2萬光年距離,幾乎是艦隊整體續航距離的七成。如此超遠程的偷襲,對戰艦技術、對軍人素質都提出了極大的要求。這是過去所沒有的。
只是戰爭發展到這種程度,逼迫著大家不得不做出改變。
至于說戰艦的補給,只要找到氣態行星補充核聚變的燃料就好,也就是氫氣和氦氣。但5.6億戰艦想要補充核燃料,至少要抽空五十多顆大型氣態行星。在星辰稀疏的系外空間,至少要搜尋四五十光年的星空。
這個范圍太大,容易引起警惕。因此按照計劃,只有偷襲完成后,艦隊才能補給。
不過好在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至少趙允明是這樣認為的。
間諜和探測器的事情暫且放在一邊,大家重點討論偷襲的計劃。不管之前大家內部有多少大大小小的摩擦,此時都要同舟共濟。
趙允明列出的四個偷襲地點,確實不太好選擇——都挺重要的。
“我覺得可以采用排除法試試。”天紀帝國西寧王劉川終于進入了狀態,他語氣徐徐,卻充滿了一種說不出的堅定、睿智。曾經在自己國家內那種揮斥方遒的姿態,似乎復蘇了。
趙允明緩緩點頭:“嗯……不錯!你想排除哪個?”
“我們采取投票方式吧。現場的金仙也投票。我首先提議排除藍星星系。這里雖然是藍星集團總部,但這里卻并沒有太多的軍事價值。
如今藍星集團能取得勝利,是因為工業規模。而目前工業規模的核心是金華星區。藍星那點工業已經無關緊要。
至于說交通樞紐的問題,其實之前的討論落入了傳統思維的窠臼。藍星集團的交通樞紐,是通道。只要我們打掉位于金華星區的通道,位于藍星附近的通道也就作廢了。
就像是山洞,只要堵住出口,入口就算通暢無阻、完好無損,也沒什么用了。”
大家一聽,緩緩點頭。投票以很快結束,藍星星系這個目標被否定了。
隨后姜玥開口,提議否定軍井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