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宗派:少華宗、太上長老、天禧真君。
因為功法研究,加上最近事情較多,這十人竟然都在。接到張浩的消息,十人當即表示立即返回。
不過就算立即返回,也需要一天半時間。雖然距離較近,但飛船加速、減速、尤其是經過軍井星座出入口的時候等,都要消耗不少時間。
趁這個時間,張浩將藍星集團的一些發展計劃等梳理一遍,而后拿起了從大洋集團那邊傳來的重要文件:核島和能源研究計劃。
這是從天社星座、鯉魚辦那里轉來的。時間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
話說因為要探索鯉魚星云,這對飛船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洋集團當前最優秀的冷核聚變核島技術,綜合能量效率也只有0.82%。
但要注意,這所謂的0.82%還是理想狀態下、實驗室狀態下。在實際運行中,隨著設備老化、隨著飛船運行工況不同,尤其是出于安全考慮等,實際效率大多在0.72%~0.75%的樣子。
一般能源設備都不會按照設計的百分百運行,大多是90%左右運行。這個狀態,設備最穩定、安全性最高,維修保養、磨損、經濟效益和壽命等最經濟。
哪怕是戰艦,非戰斗狀態也是如此,甚至效率更低,以備戰時所需。
這樣的能量利用效率,實在太低。按照大洋集團技術人員的計算,要想開發衛星系,要想讓飛船具備十萬光年級別的超遠程航行能力,核島效率必須提升七倍;但考慮到各種復雜的環境等,應該提升9倍以上才更保險。
一般的核聚變技術,哪怕是大洋集團的冷核聚變技術,其理論極限也只有0.92%的效率。要想將核島能效提升到6.5%(七倍)、甚至8.3%(九倍)以上,必須尋找新的能量生產方式。
很久以前,大洋集團就在研究反物質以及離子對撞。但研究到現在,還是在研究,已經進入死胡同了。
而后又有人研究超引力的問題,但想要人造超引力困難有點大。
也有科研人員提出暗能量、暗物質。但很遺憾,至今大家只能知道暗物質暗能量占星系總質量的九成以上,但卻就是看不到!
有這樣一種假說,魚兒是看不到水的;同樣人類也看不到空間。水,是魚兒的生存基礎;而空間,是宇宙的基礎。也就是說,所謂的暗物質、暗能量其實就是空間本身——可能是。
每一個星系,就是一個‘空間能量的水池’,星球就是水池內的‘雜質’。
不過……這也只是一種假說,連理論都算不上,自然更不能用來研究。而且真要這樣,暗物質更無法利用了。
好在隨著技術的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大洋集團的科研人員們漸漸發現了一種新的可能:降維!
咱也不追求將三維世界降低到真正的二維,也許降低到2.5維度也可以嘛。
維度這東西,聽起來很懸;但如今大洋集團卻因為星際高速通道而接觸到了亞空間;又因為世界之門接觸到了大星系間的超級空間折疊。現在還在研究空間波、引力弦等。
隱隱的,大家感覺摸到了那種冥冥中的門檻。只是‘感覺’這東西……最是做不得準了。降維技術,看似前景遠大,可就目前情況看,卻也是最空泛的!
因此,現在四種主要技術研究方向放在了張浩面前,需要張浩來選擇——張總的眼光,大家一直都是相信的。而且這樣重要的決定,也確實需要張浩簽字。
目前四種技術是:
1,超引力聚變,技術進度約52%(理論占50%),技術難度約為6星,成本預計4星,預計突破時間10年,理論效率為3%;目前技術難點在于‘現實編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