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說移動星球的力量,暫時可以請準圣操控藍旗星團,直接在周圍星空布置一些星球出來。”
張浩話音未落,紫菱天姬就追問:“既然準圣能通過藍旗星團移動星球,為什么不能直接利用星球改造出一個星團來?”
張浩攤手:“藍旗星團的控制范圍只有10光年,這周圍的星球數量、尤其是恒星數量不足。而且移動后的星球,脫離了星系本身的引力弦范圍,會導致時空紊亂。
正所謂‘樹挪死’,暫時陣法改造上,也有這樣的問題。我們能借助的,只有星團本身的引力弦。一旦做出改變,就無能為力了。
而且一旦四周大規模移動星球,也會影響藍旗星團。因此如何操作,還需要相關人員考察后才能確定。”
紫菱天姬攤手:“好吧,我沒問題了。”
不過問題也不少,蔣南峰也提出一個問題:“張總,我們現在工業力量已經十分緊張了。
一方面要改造新的軍市星座,一方面還要籌建未來的兩條星際高速通道大計劃,還要生產魔圣病毒治療設備、已經相關生產線的生產,還要與準圣等合作。
可病毒肆虐,不少工人封印,也導致了我們工業產能嚴重不足。
而為了應對天妖世界、還有現在的混亂,軍事力量必須保證。
我們真的分不出更多的力量了。”
張浩點頭,“這個確實是問題。不過我們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目前我們可以嘗試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已經很成熟了,一些生產線、飛船、簡單重復的工作等,可以交給人工智能。”
一聽這話,蔣南峰面色稍微有些嚴肅,“張總,人工智能……這個東西大規模普及,真的好嗎?電影里的那些東西,其實有些嚇人的。”
張浩笑了,“大家不要將人工智能妖魔化。永恒,大家也都熟悉了,他的表現如何?還有永恒手下的那些智能生命表現如何?”
蔣南峰想了想說道:“但永恒等存在,需要依靠網絡、算計才行。而這些硬件是我們控制的。”
“那人工智能一樣啊,甚至比永恒他們還不如。人工智能只是一種智能、而非生命。我們能接受永恒和他的族群,為什么就不能接受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做的,只是工作。而我們可以省出時間來修行。
如果有一天我們全都成為準圣,就算人工智能叛變了,又如何?
而且暫時階段,人工智能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怕魔圣病毒!”
修行的世界,大家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果然強大。討論片刻,大家終于暫時接受這樣的改變。但也提出一些措施,比如一些核心技術,不能交給人工智能。
如量子芯片技術、軟件自我學習能力、一些重要的機床等。還有醫療等方面,必須有人協助、控制、監督,不能讓人工智能單獨完成。
這些‘經驗’,大都來自于過去的影視作品,但也必須承認,這些影視作品中的思考,是有價值的。
經過簡單討論,大家決定先派遣以侯尚卓為代表的科研團隊考察可行性,就是‘攔河筑壩’的可行性。這種新的計劃,也被稱為‘攔河筑壩計劃’。
此外,張浩也批準林穎豪為代表,帶領大洋集團和藍星集團的精英,一起嘗試打造一個‘人工智能’的產業環境。
因為病毒的威脅,因為天妖世界等各方面的壓力,人工智能勢在必行。藍星集團不想倒退,甚至想要逆流而上,人工智能技術就不可避免。
更甚至藍星集團想要搶占市場,想要拓展影響力,就必須要提升產能、降低成本。而目前環境下人工智能也是最好的選擇。
此外就是擴展影響力。還有什么比人工智能更有科學的代表性了!
戰艦等雖好,卻終究有戰爭的陰影。而人工智能卻可以是產業、文明的代表。
前所未有的疫情下,藍星集團、也包括大洋集團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蛻變。誰也不知道這個蛻變的未來如何,但現場高層全都壯志滿懷。
改變世界,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