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場最后幾分鐘,波蘭球員開始了瘋狂逼搶。
意大利隊也暫時改變了戰術,從高位落回了低位,在自家半場倒腳,茍到了裁判吹響哨音。
上半場結束,雙方進入中場休息時間。
更衣室里,意大利隊正在總結上半場。
總的來說,他們的上半場表現的很好,基本上把馬涅羅要的戰術效果都踢出來了。
但問題不是沒有。
比如帕沃夫斯基的那顆進球。
一方面是帕沃夫斯基的個人能力確實強大,另一方面也和意大利門將阿雷奧拉的踢球習慣有關。
那一顆球,阿雷奧拉幾乎要快沖出大禁區了。
這說明什么?
說明他出擊能力很強?
沒錯。
但也說明他出擊的太遠了。
不是說他距離球門走得遠,相反,他距離球門太近了,以至于他要出擊的時候,跑了很久。
那一顆球,如果阿雷奧拉的站位本就靠外一些,在點球附近甚至在大禁區附近的話,根本輪不到帕沃夫斯基射門足球就會被阿雷奧拉提前破壞。
這就是高位控球給后防線帶來的脫節影響,想要減少這種不利影響,得對門將的站位有一些特殊要求。
“阿雷奧拉,你得勇敢的走出禁區!”馬涅羅開口,“我們的后防線位置非常高,這就給了對方充分的反擊空間。但如果你的站位足夠靠前,很多他們的長傳球都可以被你提前破壞。”
“當然,這非常考驗你的判斷力,到底是應該勇敢出擊破壞對方進球,還是快速退回門線之前,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判斷。”
“不過有一點我要提醒你,那就是在對方拿球的時候,你要注意對方的超遠吊射。”
馬涅羅可不希望阿雷奧拉成為別人精彩進球的背景板。
這對年輕門將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
“另外,所有人,尤其是中前場的所有球員,你們要注意了。”馬涅羅拍了拍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下半場,隨著時間的推移,波蘭隊會越來越急躁,他們的上搶強度會大大提高。”
“這時候,還想完美的實現高位控球是不現實的。”
“我允許前中后三條線之間的距離拉長,后防線適當后退,從而進行更從容的控球。但這也加大了出球難度,需要大家更積極的跑位。”
“你們要習慣這種積極跑位,哪怕是前場三名前鋒,也要參與到回撤接球之中。”
“另外,對方一旦在中前場完成了斷球之后,不要猶豫,中前場的任何球員都給我上去逼搶!我們要在高位去壓迫他們。”
“不要怕我們的進攻陣型因此而被打亂,我們有這樣的亂戰好手。無論是莫里奇還是塞瓦略斯亦或者是陸陽,都擁有快速從人群中發現致命進攻路徑的能力。”
“所以下半場,我對你們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加大跑動,無論是接球還是回防!”
接下來,馬涅羅詳細布置了一下逼搶時候的規則。
壓迫,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詞匯,指的是己方球員對對方持球球員的限制和逼搶。
但壓迫其實也是有自己的體系的。
人盯人是一種,區域防守是另一種。
經過長期的比賽演變,這二者逐漸產生了融合。
因為單一的人盯人或者區域防守,都容易被對方找到漏洞。
二者必須要無縫銜接才能夠達到最好的防守效果。
而這就需要一名防守核心站出來了!
大部分球員負責防守自己區域,但他們一個人往往難以徹底封堵對方,需要臨近區域球員的幫忙。
但臨近球員活動范圍有限,只能暫時幫忙,一旦對方遠離了臨近球員所在區域,臨近球員就不太敢隨意擅離職守了。
這時候,一個跑動范圍覆蓋幾乎全場的防守核心的重要性就突顯了出來。
他的活動范圍極其廣闊,無論哪個隊友的區域中出現了持球人員,他都能夠盡快趕過去,并且作為主要的防守者,去壓制和上搶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