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真的很早就被別人打花了,那么解說就會開始用第二招,吹捧贏球那支球隊中的某些球星,羅列數據讓觀眾期待這些球星進球或者助攻。
但第二招容易被輸球球隊的球迷投訴,所以最好還是先用平衡法。
“我這邊機會多!”丟球之后,芬格主動和隊友溝通,意思是待會兒把足球給我。
他說的倒也沒錯。
羅貝里瘋狂折磨斯卡馬卡的同時,芬格這邊,確實可以在羅貝里身后做一些文章。
他在防守中的閑置,在進攻中就成了優勢。
但事實證明芬格想多了。
皇馬的約瑟夫別看沒有多起眼,年薪甚至比芬格低了一半,在豪華的銀河戰艦中僅有三百萬歐,簡直可憐。
但他的實力,絕對是年薪所不能完全衡量的。
芬格腳下的球,在約瑟夫面前被斷了兩次,還有三次回傳,一次往前傳丟,只有一次傳給了跑位詭異的安卡雷利。
安卡雷利因此有了一次射門,可惜他拉到了右邊之后,腳風沒有在左邊順,射門打偏。
安卡雷利最強的射門區域是在大禁區線前后兩米、中路偏左側區域。
在右邊起腳,他的射門角度和射門弧線都無法發揮作用。
現在看來,他之所以能夠在右路接到足球,未嘗不是法國隊后防線風險評估之后的選擇。
他們寧愿放安卡雷利接球,也不愿意放在自己熱區的佩羅塔接球。
因為佩羅塔接球之后,可以射門、可以在對抗下盤帶和護球、還可以策應制造進攻。
但安卡雷利接球之后大概率只有射門一個選擇。
目睹了這一切的陸陽保證,法國隊后防線中一定有學霸級的球員,他的防守選擇簡直就是概率學的完美應用。
“他很聰明!”陸陽找機會跟佩羅塔說了一下,指著法國隊那個一米九一但身材并不雄壯、在中后衛中甚至有些消瘦的拉斐爾·朗德內,“如果想要進球,最好是避開他。”
佩羅塔點了點頭,表示自己了解了,并且多注意了一眼那個大巴黎的中后衛。
確實,這種身材能夠人才濟濟的法國隊踢上主力,必然有過人之處。
“芬格,慢一些,我們不用跟他們打快,速度是他們的優勢。”陸陽回到中場之后提醒了芬格一句,但芬格卻皺起了眉頭。
他知道陸陽的意思。
回到中場當一個工兵球員。
可在國米呼風喚雨了一個賽季的芬格已經回不去了,他體會到了當核心的快樂,所以他不能再接受自己扮演工兵角色了。
意大利的陣型是4312。
這套陣容中三個中場其實是精華,防守的時候,他們三個相當于三個后腰。
進攻的時候,他們三個輪番插上一兩個人,可以讓球隊在進攻的時候人數也有優勢。
但這并不意味著三個中場的戰術地位就很高了。
相反,這套戰術中戰術地位最高的是1和2,也就是前腰和兩個鋒線。
甚至如果喜歡打邊路進攻的話,兩個邊后衛的戰術地位也在三中場之上。
所以熟悉意大利隊的球迷就知道,意大利中場沒有核心。
佩萊格里尼、芬格、德雷基,還有以前的佩羅蒂和坎德雷瓦,都算不上球隊核心和組織核心。
這套戰術把核心可以發揮的作用,分別賦予在了多個位置的球員身上,他們各自具有一部分的核心作用。
這也是意大利在馬涅羅離開之后,對人才凋零的中場做出的科學的改造。
優點是能力平庸的中場球員們不會因此有過多的戰術壓力。
缺點就是中場球員的存在感較低,但付出卻很多,來回沖刺奔跑,攻守兼備,得是可以B2B的全能球員!
芬格現在,就要要回屬于中場球員的權力——組織權!
芬格也自以為抓住了羅貝里的身后空間,可以做很多文章。
但他忽略了這個空間其實能抓住的人不多。
他自己帶球推進可以,但他的推進能力遠不如約瑟夫的防守能力。
陸陽向右前插可以,芬格的傳球同樣很難突破約瑟夫的攔截。
佩羅塔也能夠拉到右邊接應,不過這之后需要其他球員進行一連串的移動。
所以需要時間。
佩萊格里尼上來、安卡雷利去中間,陸陽交叉跑位去左邊或者右邊,都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