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的冒險嘗試成功率極高。
雖然陸陽并非什么過人王、盤帶王,但高階數據表明,陸陽的威脅過人成功率、過人后導致的進球和助攻率,是本屆歐洲杯最高的球員!
這項數據非常隱蔽,但背后的意義也格外重大。
這意味著……某種意義上來說,在關鍵時刻,陸陽甚至比羅貝里更加強大!
但就是這樣高效率的陸陽,在有機會打成一次快攻的時候,竟然放棄了過人嘗試,而是回傳給了自家左后衛,讓對方組織常規進攻。
一般情況下這么踢沒問題,但這明顯于馬涅羅的安排相違背了啊。
馬涅羅安排坎德雷瓦上來,就是增加意大利隊進攻的。
但可能是前場進攻球員太多,以至于陸陽絕對自己不需要冒險過人,而是可以讓球隊憑借進攻人數的優勢,打常規戰術。
陸陽的想法沒錯,但這樣做的后果無疑是降低了進攻節奏,事實上并未增加球隊的進攻能力,反而因為坎德雷瓦的存在讓球隊的防守變弱了。
這是很多球隊在以增強進攻為目的的換人調整之后都有可能出現的麻煩。
那就是進攻速率、效率、次數,反而降低了!
這是因為球員的心理負擔太大了。
畢竟,如果剛剛陸陽選擇嘗試過人,但最后被斷球的話,那么所有人都會抱怨他為什么不傳球?前場那么多人為什么你不傳,你偏要一個人干?
這不是讓插上的坎德雷瓦和莫里奇浪費了嗎?
太獨了!
“看來,意大利殺入歐洲杯決賽誰功勞最大的問題,還是影響了陸。”法國隊的教練道,“他們沒有被這種話題影響團結,反而變得更加團結。”
“但因為更加團結,卻讓他們失去了對自己個人能力的依賴。陸陽過于團隊性的表現,反而傷害了球隊!”
聽起來很離譜,但事實就是如此。
什么時候該獨,什么時候該配合,永遠是團隊運動中最難以把控的度!
普拉謝德斯插上之后,法國隊已經全面收縮,意大利隊其實基本上就失去了打錯位的機會。
接下來的陣地戰,法國隊并不懼怕。
普拉謝德斯短傳給身邊的坎德雷瓦。
坎德雷瓦稍微帶了兩步之后,好像有些迷茫。
他左路看看,右路看看,到處都有隊友在要球,但到處都沒有好機會。
坎德雷瓦的動作,就像一個不知所措的新人。
這時候,為了給坎德雷瓦營造出球點,制造威脅傳球,普拉謝德斯強勢在邊路插上。
但被跟住了。
安卡雷利主動拉邊,佩羅塔回撤,陸陽前插和佩羅塔交叉換位。
右路,莫里奇和坎耶斯兩人同時前插,孤注一擲。
整個意大利隊的中前場球員,幾乎都在跑動。
宏觀來看,除了坎德雷瓦,大部分藍色小點和白色小點都在移動。
但……在這些看似無頭蒼蠅的移動之中,坎德雷瓦和球門之間的所有阻礙,有意無意的都被帶走了。
從大禁區外五步遠的左側肋部區域,到球門……
砰!
坎德雷瓦陡然撥球,重炮出擊!
拔劍四顧不茫然!
于無聲處聽驚雷!
黑白色的足球如同一道閃電,劃破長空。
法國門將多米尼克汗毛炸立,飛身撲向球門左上角。
但足球弧度太足,而且因為飛行時間太長,足球的運動軌跡會有較大波動,很難被精準判斷。
最后,足球越過多米尼克的手掌,直掛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