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是我們第一次正式會面,我可以跟你們傳達一下我們公司董事會的態度。”
坐在會議桌上,帕特里克變得嚴肅許多,“可以這么說,我們董事會對于合作,是持開放態度的。不管是來自哪一個國家的礦企,亦或是基金機構,董事會都持歡迎態度。我們接受定向增發股票或者債券,也可以接受合適報價的收購。對于收購股權,董事會的意思很簡單,如果是按照目前公司的股價進行收購,那么不好意思,股東們是不會答應的。我們一直認為公司的資產非常有價值,我們有很大的潛力繼續發展壯大,現在造成股價下跌的原因,只是因為缺少一定的流動資金,造成了經營的困境。以及,外界的誤解。”
他說了一大串的話,態度還挺強硬。
其實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想收購,得舍得出錢!
“我們能夠理解公司股東以及董事會的想法。”郭逢春平靜的回應。
“你不妨說說你們的看法。”
“我們對于這一次考察,很滿意。我也可以透露我們這次過來的目的,那就是收購你們海岸資源公司,而且至少要做到控股。”
雙方簡單的交換了意見。
阿特里克又帶著郭逢春等人,前去跟工會見面,算是認識一下,為下一步合作做鋪墊,并沒有正式討論收購的事情。
在國外的企業,工會很多時候甚至能夠決定收購的成敗。
跟海岸資源公司告別之后,郭逢春并沒有打算直接返回華夏燕京,而是繼續留在泊斯。
留在這里,目的不是為了旅游觀光,而是繼續打聽海岸資源公司在當地的風評,同時也找到了在當地從事礦產行業工作的華夏人,了解了一下礦企跨國并購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阻力。
李唐一路跟下來,不得不說郭逢春這個人,玩的時候玩得開,工作的時候,還真有自己的一套手法。
在這個年月,華夏礦企出國并購,案例不多,甚至很難找到成功或者失敗的教材作為借鑒。
他們此次過來考察,本就是打著第一個吃螃蟹的想法,最主要目的還是增長見識,鍛煉隊伍。
能否成功,并不是非常迫切的強求。
持續近半個月的考察期結束,在海灘上又玩了一天之后,他們乘坐飛機,返回了華夏燕京。
一同返回的,還有愛麗絲,以及高勝華夏區公司的幾名員工。
“出國一趟回來,沾了洋氣,看起來精神頭都不一樣了。”秦建設看到李唐和何潤琦一同走進辦公室,開玩笑了一句。
“什么洋氣喲,奧國的飯菜真是跟咱們華夏沒法比,太難吃了。”李唐直搖頭,出去半個月,心理強烈的想念家鄉的菜肴。
“那邊招待不周?”
“那倒不是,他們倒是挺熱情的,就是純粹的東西不好吃。”
“能出去持外國的食物就不錯了,你還這么挑剔。”
秦建設覺得李唐是不知足,多少人想出國都沒這個機會。
他看到何潤琦手里拿著紙張,揚了揚下巴,“潤琦,你手里什么東西?”
“我們這次出國的津貼,我是按照之前跟礦冶公司報的勞務派遣費的標準,我是一天三十,李唐是一天五十。”何潤琦現在面對領導,還是有些畏怯,除非喝酒之后。
“拿給我看看。”
秦建設看了一眼,就拿起鋼筆刷刷的簽字,把報賬單遞給了何潤琦,“正好國際投資公司那邊找你們有事,估計是領導想要聽聽你們這次考察的成果,你們上去簽字領錢之后,順便就過去吧。”
“好。”
李唐和何潤琦到樓上的國際投資公司,找到總經理簽了字,又在財務順利領到了津貼。
從財務室出門拐了個彎,順道正好走進投資部的辦公室。
郭逢春看到李唐和何潤琦進來,笑臉相迎,“進來坐!小王,倒兩杯咖啡過來,拿兩盤水果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