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很自信的點頭,“你可以多關注一下市場動向。當然,你可以看看今年鐵礦石談判,如果不出意料,咱們華夏的鋼鐵行業,今年有資格加入談判桌了。”
“還別說,我還真的想驗證一下你對市場的判斷是否準確。”
肖永月顯然沒有李唐這樣,對礦業市場有這么強的信心,而且預測的如此精確,說得準不準,很快就知曉答案了。
不過,他們的談話,顯然不是高談闊論,而是落到實處,干實事。
“那么,你對于咱們公村黃金公司的估值,是多少呢?”他又問。
“兩個億。”
李唐很果斷的給出了一個數據,“如果把礦權壓著,等到明年,或者后年,隨著礦產行業的轉暖,公村銅金礦的礦權會水漲船高,價值更高。不過我不想等了,等不起。”
“兩個億……”
肖永月瞥了李唐一眼,不得不說這個年輕人真的信心勃勃,“出資五千萬,只占據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這樣的條件,恐怕不太吸引人。你要知道,國內的大國企,不出手則已,一旦出手,基本上就是奔著控股去的。”
“控股也可以啊。”李唐從沒想過要牢牢抓住所有的利益在自己的手里,捂不住的,“那就拿出更多的錢。”
“想法很好,就是不容易實現。”
“不要低估了那些大國企的底蘊!”
李唐在武礦集團內部的時候,時常聽到秦建設、趙禾浦這些人整天念叨著沒錢,可是當到了真需要大筆資金的時候,甚至能夠拿出超過十億的現金!
不出意外的話,在兩三年后,甚至拿出兩三百億的巨資收購外國礦企。
永遠不用懷疑這些低調的國企,他們總有各種辦法籌集到無法想象的資金。
在礦產行業,這也是很多私企無法比擬的。
如果進行增資擴股,肖永月知道自己有優先認購權,可是這么大的投入,也是需要一定的決心和魄力。
錯過了屈龍銅礦和青龍銅礦,難道真的還要錯過公村銅金礦?
假如真的引入其他的國企作為新的合作伙伴,控股權落在別人的手里,自己恐怕就再也沒有機會在這個項目上占據更多的主動權了。
項目之初,他嘗試性的投入兩百萬,現在看來,還是太保守了。
這百分之十的股份,現在增值差不多十倍!
這才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呀!
如果當時他投入更多,比如跟李唐的投入一樣,占據百分之五十的股份,現在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人,不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他低頭沉默了許久,下定了決心,“這樣吧,這個項目,你先別找其他國企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