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手潤了潤嗓子,聲音清亮:“徽州省發現國內第一大鉬礦,也是牙洲第一大鉬礦,世界第二大鉬礦!本報報道,徽州省沙寨鉬業公司僅僅成立不足一年……”
“等會兒!”
劉山龍忽然喊了一聲。
坐在他下手的公司高層,拿出手里的一對九筒,正要碰牌,一聽這話,連忙把手收了回去,訕訕然道:“我不碰了,看錯了,我手里根本沒有一對九筒。”
顯然他理解錯了,劉山龍并不是對他的碰牌舉動有意見,而是對一旁正在念報紙的助理有不同的想法,“你剛才是不是念到了沙寨鉬業公司?”
助理嚇得一哆嗦,以為自己念錯了,然后仔細的查看了一下報紙內容,“是沙寨鉬業公司,怎么了?”
“這個公司的法人,是不是李唐?”劉山龍把手里的麻將丟了下來。
“上面沒寫法人,也沒提到李唐的名字。”助理戰戰兢兢地查看著報紙的內容。
“沙寨鉬業公司?”
劉山龍看向弟弟劉江龍,“你還有印象嗎?”
“有印象。李唐提出倡議,邀請我們投資入股,在徽州省開展鉬礦項目。”
剛開始洽談的時候,劉江龍就前往燕京,跟李唐有過面談。
后來他們也決定了參與投資入股,出資額為一千萬。
而且集團內部,當時也討論決定了參與沙寨鉬業公司的投資。
只是當時劉山龍前往徽州省,正式簽訂協議的時候,卻突然臨時更改了決定,退出了沙寨鉬業公司的投資。
他也不知道哥哥劉山龍是什么想法,不過既然選擇了退出,他也沒多問。
畢竟也就一千萬的投資而已。
虹大集團目前最大的項目,肯定還是彩云省那邊的鉛鋅礦項目,畢竟目前為止已經在那邊投入了十多個億的資金。
“沙寨鉬業公司,名字沒錯吧?”劉山龍問道。
“你還別說,本來覺得聽著挺耳熟的,應當是這個名字。”劉江龍吸了口氣,突然變得不堅定起來,“時間隔得太長了,有些記得不清楚了。”
劉山龍也覺得聽著耳熟,超助理問道:“你跟我們說說看,這個新聞到底什么意思?”
助理小心翼翼的翻看著報紙,總結道:“這個新聞,最近在礦產相關的各種媒體,都是頭版頭條的報道。徽州省那邊,發現了一個兩百三十萬噸儲量的鉬礦,一舉超過了洛邑鉬業,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鉬礦。”
“你仔細看看,關于沙寨鉬業公司,報道里有沒有透露相關信息?”劉山龍現在最關心的是沙寨鉬業公司的身份。
“沒有介紹這個公司,不過上面寫了,這個公司投資了三千萬,幾個月時間,就找到了這個大礦。這個鉬礦的市場經濟價值,這里寫了超過千億。”
“三千萬,這么巧?”
劉山龍可是清清楚楚的記得,當初李唐提出倡議成立鉬業公司,勘探資金的投資數額正好是三千萬,虹大集團、鯤商集團、高魯鉀肥公司各出資一千萬。
這個事情,越想越覺得蹊蹺。
他壓著心里的情緒,朝助理吩咐道:“你聯系一下肖永月,然后把盧盛文叫過來。”
“好的!”
助理一路小跑離去,先是吩咐人去把盧盛文喊過來,然后又拿起了電話,撥通了肖永月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