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朝沒在這件事情上說太多,聲音沉了下來:“李兆才是你的朋友?”
之前李唐專門打電話給他,擺脫他調查海辛鋼鐵的事情。
后來發現這是一個血腥的事件,也就讓人多留一個心眼,隨時關注。
對于海辛鋼鐵現在的狀況,倒是有一定的了解。
“算是吧。”李唐想起了那個長發飄飄放蕩不羈的富家公子,“怎么了?”
“他已經正式接過他父親的產業,正式擔任海辛鋼鐵董事長。”李興朝說起這件事情,話音中仿佛蘊含著深深的憂慮:“一個二十二歲的年輕人,要帶領一家資產數十億的鋼鐵企業,前景堪憂啊。”
“對他來說,確實是巨大的考驗!”李唐深以為然,但也沒有太過于在意。
畢竟跟李兆才也只是萍水相逢,還沒到舍命相救的過命交情。
“李海辛確實是一位優秀的企業家,數十年致力打造全球科技前沿,親自把關產品結構調整,生產出了高品質、低成本的鋼鐵產品,在當地占據著過半的鋼鐵市場份額。”李興朝還是為這樣的企業家感到扼腕嘆息,英華早逝,“原本他能夠把海辛鋼鐵帶向更高的成就!”
“世事無常。”李唐沒有多說什么。
之前向李興朝咨詢這件事情,只是想確認一下心中的猜測。
“你是李兆才的朋友,但是生意場上,不要包含太多的感情因素,會影響你的判斷。”
“我跟李兆才真的沒有任何業務往來,只是見了兩次面。”
“那就好。”李興朝說罷,還沒打算掛電話,跟李唐聊天,越聊越投機:“我最近跟武礦集團的牛總聊過,他談起了你的談吐和眼界。”
“是嗎?”李唐笑了起來:“聊什么?”
“牛總說你對國內的礦業市場,乃至全球礦業市場,都非常看好,尤其是鐵礦。”
李唐仔細的想了想,大概是幾年前在武礦集團工作的時候了:“牛總也是一個非常睿智的企業領導人,我在牛總身上也學到了很多。”
“呵呵。”李興朝呵呵直笑,“你看好煤礦產業的未來嗎?”
神夏集團主營業務就是煤礦,年營業額數百億元,幾乎都來自于煤礦生產業務。
“當然!”李唐不假思索。
“最近西部缺點,各大用電企業都在限電。上面也提出了西電東送的策略,對煤炭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加,煤炭價格持續走高。”
說起煤炭,李興朝的心情是非常愉悅的,“但這樣的好景,我還是心懷警惕的。”
“煤炭的好景象,還會更好地!”李唐笑道:“未來幾年,對煤炭的需求暴漲,以及價格的走高,會愈演愈烈。”
“哦?”
“經濟的發展,大基建時代的到來,都會帶動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我打賭鐵礦石會迎來春天,煤炭產業也一樣,尤其是焦煤產業,未來甚至還需要大量的進口!”
“你很樂觀,甚至可能過度樂觀了。”李興朝思索著李唐的話,“但是你的一個觀點,我卻是不敢茍同。咱們的煤炭,卻是一直有進口,但總體出口量是遠遠大于進口量的。我們市煤炭大國,全球煤炭半數產量,都在咱們國內。”
“目前是這樣的。”李唐不置可否。
“我真的覺得你的想法,很瘋狂。”李興朝當然希望看到李唐所說的盛況,但作為企業領導人,永遠都是保持謹慎的態度。
他不太敢相信李唐的話。
國內有很多煤炭礦山都處于荒廢狀態,現在煤炭價格逐漸走高,一些煤老板主動過來向他兜售煤炭礦權。
過去十多年,煤炭生意基本上都是虧損,有些人想趁著行情好點,賣了礦權,賺一筆錢。
煤炭礦山良莠不齊的,他也是不敢投入太大資金。
“眼下確實是個抄底的好機會,錯過了,就很難再有了。”李唐呵呵直笑。
他知道煤炭產業很快就徹底癲狂了。
工業發展離不開電,電力離不開煤炭。
正如李興朝所說,東部企業用電量太大,根本供應不上,一定會推動煤炭價格的走高。
他知道這一點,但并不打算趟這趟渾水。
“要不多投資點?”李興朝試探性的征詢李唐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