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礦山建成,鐵礦石運出去,自然就打消了投資人的顧慮。
到時候投資人過來考察,看到穩定運轉的礦山,看到運送鐵礦石的輪船出港,不用任何言語,他們自然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連贏礦業述說的,不僅僅是夢想,還有真正的利潤!
李唐在酒店休息了一晚,才來到連贏礦業總部,跟佛雷特見面。
“我的朋友,好久不見!”
佛雷特站起來給李唐一個熱情的擁抱。
辦公室空間不大,但他似乎并不介意,工作熱情飽滿。
“我聽說你有急事找我?”李唐也不廢話,直接談工作。
佛雷特朝李唐身旁的愛麗絲點了點頭。
他知道愛麗絲是李唐的左膀右臂,平常見到愛麗絲的次數比李唐更多,對這個女孩也挺了解。
“我想愛麗絲已經跟你說過,我們的工作計劃。”
他把一份文件了過去,“這是兩億奧元的貸款合同,按照公司的制度,涉及的金額較大,需要你簽字。”
李唐拿起文件仔細的瀏覽,這個過程持續了很長時間。
看了一遍合同之后,他對一些細節沒什么感覺,畢竟這是專業律師擬定的合同,到處都是專業詞匯。
但是對于一些關鍵數字,他是能夠看得懂的:“利息偏高了。”
“利息不高,就不會有人給我們貸款。”
佛雷特直言不諱,“明年鐵礦石的價格,上漲了!我想你們肯定也得到了消息,明年鐵礦石長協價是四十鎂元一噸。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是的。”李唐聽盧晨義說起了這個事情。
“鐵礦石價格變高,讓我們的礦山項目,變得更加有前景!我想,這筆貸款的利息偏高一些,也是值得冒險的,如果明年鐵礦石談判的價格,再次上漲,我們的項目就有可能盈利!”
佛雷特顯然算過一筆賬,以今年的鐵礦石價格,投入二十億奧元資金,開采鐵礦石,百分之百是虧損的。
按照十五年開采年限,成本分攤下來,鐵礦石每噸達到了七八十鎂元!
這是他們目前只開發水稻礦山,計算出來的結果。
如果把旁邊的玉米礦山也開發,甚至于哈莫里山脈那邊的勘探見礦之后,也能夠投入開發,形成規模效應,才能夠把整體成本打壓下來。
如果像比和比拓、立拓那樣,把鐵礦石成本壓縮到每噸不到三十鎂元,那才真正產生持久的效益。
這就是他們的發展目標。
正如李唐給他們提出來的要求,五千五百萬噸、一億噸、一億五千萬噸這三個臺階,就像是在他們面前的三座大山,等待著跨越過去。
他也從李唐給他們團隊提出來的這三個漸進式的目標中,體會到了李唐這個人對于鐵礦石項目的期待。
“我想你說的是對的。”
李唐沒有太多猶豫,拿起筆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在一大堆密密麻麻的外語中,落下兩個華夏文字。
“這筆錢很快就會到賬,但我們計劃中的鐵路、港口,恐怕很難短時間內建好。”
佛雷特收起了文件,心情沒有太多的波瀾,“我跟很多投資人見了面,跟他們講述了我們的計劃。不過目前的情況,大家還不是特別熱情。”
“不急。”李唐也不可能完全不管連贏礦業的經營。
多個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肯定也需要他幫忙。
“鋼鐵企業很多時候會跟鐵礦石生產企業提前簽訂供應合同,也會預付一部分礦石費用。”
佛雷特顯然有其他想法,“我跟日苯的新日鋼有過會談,他們對鐵礦石的需求量很大,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就是如此。不夸張的說,比和比拓、立拓的成長,就是在新日鋼的幫助之下。上世紀日苯經濟的騰飛,確實帶動了咱們南奧州鐵礦石貿易的繁榮。”
“確實如此。”李唐點頭,“接下來,華夏經濟的強勁增長,一樣會有這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