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邊緊挨著海港,海港的金融、高新產業等,能夠輻射江南省南部大部分地區。
這里可謂是風水寶地,人杰地靈。
江南省有很多著名的民營企業和企業家。
而風立集團和砂鋼集團,以及兩家企業的老板吳越銘和沈文華,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海港鋼鐵的盧董事長代表大家前去參加一年一度的鐵礦石談判,這個時候,大概有了結果。”吳越銘聊了起來,這事業內人士都知道:“希望今年的談判,能有個好結果。”
“關鍵是鐵礦石價格,別跟現貨市場似的,大家一窩蜂爭搶鐵礦石,亂喊價。”沈文華隱隱有些擔憂。
“今年你們砂鋼集團還算不錯了,去年簽的長期供應合同的供應量挺大,你們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四十鎂元一噸的鐵礦石。向我們這些小企業,沒有簽訂長協合同的,現在只能在現貨市場購買六十鎂元一噸的鐵礦石。你們砂鋼集團現在是大口吃肉,我們這些小廠,只能喝點湯。”吳越銘不無感嘆。
“你們風立集團的重心也不在鋼鐵冶煉這里,你們的不銹鋼產業還是做得不錯的。”
沈文華其實內心是有些小得意地。
畢竟同行比較之下,他們砂鋼集團在成本方面,確實占有優勢。
得虧去年咬牙簽了鐵礦石大訂單合同,這也是他今年引以為傲的最大功績。
內心竊喜這種事情,他倒是沒有表露出來,沒那必要。
畢竟風立集團旗下多家子公司,前年才成立鋼鐵公司,沒法比。
風立集團最重要的產業,還是精密鋼管、港務碼頭裝卸、遠洋運輸等。
“還是你們砂鋼集團厲害,主要是沈總高瞻遠矚,早早料到鐵礦石市場會有今年這樣的亂象,所以簽訂了大合同。”吳越銘開啟了商業互吹。
砂鋼集團作為國內民營鋼鐵企業的龍頭老大,風立集團作為明星企業,怎么吹都不過分。
而且兩位領導人都是有著傳奇的色彩。
尤其是吳越銘,更是以收廢品起家,打造了一個龐大的工業集團。
沈文華收起了插科打諢,一本正經的探討道:“吳總,你們風立集團明年計劃擴產?”
這不是什么商業機密,公司也都有公告,吳越銘點頭道:“基礎設施建設,仍舊是經濟發展的驅動力,這是大趨勢,未來多年都是如此。鋼鐵產業,也就大有可為。”
“一旦政策收緊,而鐵礦石價格繼續節節攀升,比如以今年的現貨價格,鋼鐵冶煉就沒多少利潤了。”
“沈總站的比我高,看得比我遠,難道沈總不看好鋼鐵行業的前景?”
“那倒不是,主要是覺得競爭越來越激烈了。尤其是風立集團也加入了冶煉鋼鐵的大軍,生意是越來越難做呀。”
“餓死了誰,也餓不死沈總呀。”吳越銘哈哈一笑。
“你覺得今年的鐵礦石談判,能有一個好結果嗎?”沈文華問道。
“國外那些資本家,貪婪的很,有漲價的機會,肯定不會放過的。只是他們的胃口有多大,漲價幅度是多少,那就看談判結果了。”
“如果漲到跟現在的現貨價一樣,六十鎂元一噸,那真就不得了了。”
“有這個可能的。”
“以這樣的價格,那些鐵礦石生產商,躺著賺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