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著李唐的眼睛,不慌不忙道:“我們風立集團旗下有自己的港口,雖然港口不大,但每年吞吐量幾百萬噸鐵礦石肯定是不成問題的。而且我們有自己的運輸船隊,旗下還有鋼鐵廠,不銹鋼制品廠。”
“你們風立集團打造了整個產業鏈!”李唐倒是驚訝的。
“規模不大,但確實鋼鐵產業的各個環節都有涉獵,現在唯獨缺少最上游的環節。”
“吳老板想要怎么跟我們合作呢?”
“以我們公司的規模,只能說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旗下的鋼鐵廠,對鐵礦石的需求來源,一直都沒有固定。所以我希望跟你們展開的合作方式,是像華凌鋼鐵一樣,每年從你們那里,獲得幾百萬噸的鐵礦石。”
“我們的鐵礦石并沒有開采出來,礦山、基礎設施都還在建設當中。”
“很快就開采出來了,不是嗎?”吳越銘笑道。
“最快2005年投產。”
“也就是明年。”
“對。”李唐點頭,“當然這是樂觀的估計,如果礦山建設遇到麻煩,投入運營的時間,有可能會向后拖延。”
“這種事情很正常嘛。”吳越銘似乎并不介意:“我們當初建設港口的時候,預計也是兩年內建成,最后工期拖到了四年。不過投入運營之后,收獲很多。”
“嗯。”李唐挑選合作者,當然是要開誠布公的:“我也不瞞你,我們跟跟華凌鋼鐵簽訂的合同,鐵礦石價格是根據每年的國際鐵礦石標準價格指數基礎上,打八五折。”
“八五折?”吳越銘一聽這個數字,頓時頗為心動。
“有這個價格,一方面是我們礦山計劃生產的鐵礦石,普遍品位是58%,鐵礦石的各方面數據,跟其他鐵礦石公司也會有一定的區別。”
李唐把一份準備好的資料遞了過去:“這是我們在實驗室做得選冶試驗數據結果,還有在華凌鋼鐵的高爐做的實踐試驗。燒結特性,燒損率方面,實驗結果還是挺不錯的,跟咱們國內主流的鋼鐵高爐都非常兼容。”
吳越銘看了看上面的實驗數據,看懂了一些,有些還得專業的人給出意見才行。
“我們會盡快研究決定。”他臉上還是充滿期待。
“你們希望每年獲得多少鐵礦石呢?”李唐問道。
“我們公司旗下的鋼鐵廠規模不大,每年兩百萬噸差不多了。”
“兩百萬噸也不少。”
跟吳越銘簡單談了一下合作的意向,李唐又陸陸續續跟多家鋼鐵企業的人,有過簡短的會面。
有些人要求多得很,有些人只想拿到優質的鐵礦石。
談了半天下來,他很清楚,真正能夠展開合作的,不多。
不過他也不著急。
畢竟未來二十年內,鐵礦石一直是賣方市場。
只要鐵礦石順利投產,其實不愁銷路。
晚上的時候,在樓下的食堂,他們宴請了所有的來客。
李唐出席了晚餐,一桌桌的給大家敬酒,同時也委婉的告訴大家,很多人奢望的固定價格鐵礦石,比如以今年鐵礦石長協價四十鎂元的價格,簽訂合同,長年累月的供應給各個鋼鐵廠,這種事情,是不存在的。
連贏礦業的礦山將來投入運營,產出鐵礦石,銷售的時候,也會遵守市場準則,鐵礦石價格也會跟隨市場波動。
這些話歸納起來,其實也簡單,就是告訴大家,冤大頭是不存在的,想貪便宜的,不用多想了。
要像華凌鋼鐵那樣,提前簽訂十年的鐵礦石供應合同,并且支付預付款,多少鋼鐵企業有這個膽量和魄力?
其實不多。
很多小鋼鐵企業,根本就是能賺錢的時候玩命的賺錢,一旦風向不對,有可能扔下企業就不干了。
十年?
有些企業未必能夠堅持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