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晨義笑了笑,“我聽說你在己內亞那邊,發現了一個二十億噸的高品位鐵礦?”
“是。”李唐肯定的點頭。
“你認為己內亞那邊的鐵礦,能像連贏礦業那樣,開發出來嗎?”盧晨義直接問道。
“從礦石的品位、品質來說,己內亞的鐵礦,比我們在皮巴拉地區發現的奇切鐵礦和修羅鐵礦,都更加優秀。”
李唐話鋒一轉,哀嘆道:“實話跟各位講,己內亞政局極其不穩定,并不利于大規模投資。”
只是一句話,大家都明白。
大型礦山建設,需要上百億元的前期投資,也需要數年,甚至十年以上的長期穩定經營,才能逐漸收回成本,產生利潤。
這需要依托一個安穩的開發環境。
像己內亞那樣,政局不穩定就算了,國內工人還時常罷工,肆意哄搶物資,破壞工廠設施。
投入多少錢,建成多么漂亮的基礎設施,都不夠他們破壞的。
己內亞貧窮,有時候都不得不說一句自作自受。
“客觀因素,確實很難把握。”盧晨義贊同李唐的觀點。
“除了局勢不穩定,最重要一點,西門杜鐵礦遠離海岸線,想要把鐵礦石運出海,需要修建一條六百五十公里左右的鐵路。另外,那里并沒有一個深水港口,還需要出錢建設一個深水港口。”
李唐一五一十的說出實情:“那里的鐵礦,想要開發,前期投入,真的難以想象的巨大!”
“你們在皮巴拉地區的鐵礦項目,投入也很大。”盧晨義倒是比較看重其中的潛力,“聽起來,兩者是一樣的。”
“不,完全不一樣。”
李唐說的都是心里話:“局勢的穩定,對于礦山開采,太重要了!”
現在國內的礦企,走出去的,還比較少,都還處在摸索階段。
吃得虧還不夠多,自然就沒有太多的顧慮。
但是作為一個有未來視線的人,他很清楚哪些項目有開采前景,哪些項目必然困難重重。
“我還想說咱們共同合作,一起勘探和開發西門杜鐵礦,但是聽你這么一說,看起來確實挺危險。”
盧晨義沒少出國,但對于礦山建設和運營,尤其是國外的礦山,確實也欠缺一些經驗。
在李唐面前,他也算是不恥下問,尊重李唐的觀點。
“我現在也還沒考慮清楚,西門杜鐵礦到底該怎么開發。”李唐明知道西門杜鐵礦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還是義無反顧的多去探礦權,花錢搞勘探,實在是機會稍縱即逝。
在立拓手里的探礦權到期的時候,確實是唯一掠奪探礦權的時機。
錯過了,真就很難拿到了。
記憶中,西門杜鐵礦,在各大企業爭奪過程中,咸水海谷投入了差不多二十五億鎂元,才不過獲得了三號和四號礦權不足二分之一的礦權。
華鋁集團,也就是華鋁總公司的進化版,也是花了十多億,也是獲得了一號和二號礦權40%的礦權。
可見這樣一個高品位、高品質的鐵礦,有多么的誘人!
明知道己內亞政局不穩,大家依舊愿意投入巨資,飛蛾撲火。
李唐的想法很簡單,先把礦權握在手里,以后怎么發展,再說吧。
“既然你都那么說了,我相信你的說法!”
盧晨義本來是對西門杜鐵礦心動不已,心中仿佛燃燒著一團火苗。
現在停了李唐一席話,總算冷靜了下來。
“己內亞以前是發國的殖民地,被西方人滲透很嚴重,咱們貿然過去,確實會被排擠。尤其是現在孔特還在位,跟西方的企業有各種各樣的瓜葛,確實很難理清楚。先看看吧,你的分析是對的。”
他顯然也有咨詢過相關專業人士,得到了一些說法,也印證了李唐剛才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