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屈永安點頭認同,“在咱們國內,還是有多個數億噸以上的鐵礦發現,木棉花鋼鐵就是很好地例之。”
“好礦、大礦,容易發現,也就不會有遺漏。除非是那種深度兩三千米的礦體,但那樣的深度,對勘探技術和開采技術,又有極大地挑戰。深部找礦,我認為就目前的市場環境來說,不是一個很好地選擇。”
“你這話什么意思呢?”盧晨義越聽越迷糊。
“既然盧董、龍總都在,我也就不拐彎抹角了。”
李唐眼神真摯,說的都是實話,忠言逆耳:“你們想要在咱們國內,找到數億噸,數十億噸鐵礦的愿望,我能理解。但是,這樣的愿望,難如登天,幾乎不可能。”
“你親自出馬也不行?”盧晨義沒等到李唐會說出這樣一番話。
“因為找礦手法簡單,容易礦體,所以能找到的大礦,基本上已經找到了。”
聽這話,盧晨義一陣失望。
本以為李唐出手,能給他們帶來一個大礦。
如果他們旗下能夠自己經營一家儲量數十億噸,年產鐵礦石上億噸的礦山,煉鋼成本至少還能往下降30%。
這就是一勞永逸的買賣!
“在咱們國內,真就沒有一點找到大礦的機會?”龍伏淵也有些失望,但還不死心。
“當然也不是。”
李唐指向了屈永安:“他們在內猛也發現了一個大型鐵礦床。”
“鐵礦品位稍低了一些,資源量都算上,勉強算得上是個大型礦床。”屈永安訕笑道。
勘探項目的事情,有時候為了臉面,為了功績,都會往大了說。
“咱們國家地大物博,總有遺漏的。”龍伏淵笑呵呵道。
“鐵礦勘探,飛機航測,快得很。地層淺部真有大型鐵礦,不可能不發現的。”
李唐也是實事求是的講:“以你們兩家鋼鐵企業對鐵礦石的需求,著眼于國內,不現實。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國外開發礦山。”
“那你之前還跟我們簽合同,幫我們在國內開展勘探項目,還很自信的樣子。”盧晨義對李唐有些意見。
“幫你們在國內找到一個大型鐵礦床,這是我先前答應你們的,一定辦到。”李唐有這個信心,“但是,從你們企業的體量來說,掌握鐵礦石源頭,唯一出路在國外。你們是鯨魚,不可能在淺水灘遨游,只能是在大海里!”
“之前你怎么不說清楚?”盧晨義責怪道。
“之前說了,沒說清楚而已。”李唐訕笑道。
他也是有感于最近大家對他的幫助,所以才想著全身心幫他們尋找鐵礦。
要不是如此,他真就隨便應付一下就完事了。
找到一個鐵礦的大型礦床,對他來說,不是難事。
“能找到就好啊,想想我們堂山鋼鐵,一個大型礦山都沒有,所有鋼鐵冶煉原材料,全部都需要購買,成本很高,壓力很大!”
龍伏淵越來越就感覺到,鐵礦石、焦煤這些原材料,價格上漲還沒有到達頂峰。
成本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既然這樣,我們相信你!”
盧晨義想了想,很快下了決策:“那就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除了在國內開展勘探項目,在國外,咱們也要司機尋覓時機!”
他說罷,看向李唐:“國內的項目,我相信你,也相信屈部長,一定能夠辦好。但是國外的項目,你的意思是,收購已探明儲量的礦權,還是投入資金開展勘探項目?”
他們也都清楚,李唐在國外已經開展多個勘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