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在武礦集團內部,大家已經對李唐形成了絕對的信任。
“今天把你喊過來,除了共同學習和討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你給我們說說看,我們這個收購,還要不要繼續?”
牛福也發話。
其實在武礦集團內部,大家已經基本上形成了默契,承認了收購的失敗。
失敗,意味著徹底放手。
來自伽國保守黨的反對,以及來自伽國民眾的不滿,都阻礙了收購的推進。
冷靜下來之后,大家也是出了一身冷汗。
萬一花了六十億鎂元收購,最后結果就像上世紀收購小鋼鐵廠一樣,花了一百萬鎂元,最后不得不撤資,還落下一片罵聲。
境外收購,尤其是這種大手筆的收購,他們太欠缺經驗了。
別說是他們武礦集團,整個華夏的經濟領域,都缺少這樣的成功經驗。
“諾朗達公司肯定是一家有價值的企業!”
李唐的態度是很肯定的,“他們旗下有豐富的鎳礦和銅礦、鋅礦資源,而且已經能夠源源不斷生產礦石,冶煉金屬。在我看來,別說是六十億鎂元,就算是一百億鎂元,那也是值得花錢的!”
他很清楚,銅礦也好,鎳礦也罷,乃至其他方方面面的礦產資源,目前的市場行情,僅僅只是登山的第一步,才剛剛走到山腳。
未來十多年,礦產行業的價格,仿佛攀登陡峭的山峰,直沖云霄!
以銅金屬為例,現在銅金屬國際價格三千三鎂元每噸,但今年年底,將迎來一波強勢上漲!
銅金屬價格,很快就站上了每噸四千鎂元每噸的高點!
而這樣的高點,還不是終點!
或說回來,諾朗達公司面臨眼前的困境,原因很復雜,方方面面。
就連大股東都想完全抽身離開。
但這樣的情況,無法否認這家公司的潛在價值!
諾朗達公司跟武礦集團達成了收購的意向,最終卻功敗垂成,后續他們有沒有完成被收購呢?
又是以什么樣的價格完成被收購呢?
以未來人的眼光來說,這家企業最終是被收購了。
但不是整體被收購,而是旗下的子公司,被收購了。
收購方是誰?
施特蘭塔,這家企業也曾努力參與了諾朗達公司的全部收購。
但最終,他們只收購了諾朗達公司旗下最重要的子公司,包括了伽國的鎳礦生產,必魯、智莉的銅礦生產、冶煉等核心產業。
這樣一個收購,付出了一百六十億鎂元的高價!
這樣的收購價,比現在武礦集團付出的代價,高出許多。
中間間隔,也不過一年的時間而已!
也正是這樣一筆收購,把施特蘭塔這家來自北鷗國家的企業,推向了全球礦企前列,成為了毫無疑問的多元化資源型巨無霸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