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母后如愿以償,兒臣心里由衷替母后高興。”得知這兩大消息,皇后率先恭祝太后,畢竟太后高興了,陛下的心情興許會跟著好許多。
若論太后近況,也唯有眼下這些事值得開心,幾人在一塊兒談笑風生,直到守門的內侍進殿傳話:“啟稟太后娘娘,貴妃娘娘與金國魏貴太妃前來拜見。”
眼睫毛輕輕地煽動了幾下,皇后看去殿外的方向,瞧見貴妃兩母女站在那兒,此時此刻,她瞬間腦熱,心間涌上一股復雜的情緒。
太后點頭后,內侍將兩人請進來,貴妃與魏氏微微屈膝,分別朝眼前的幾人行禮:“臣妾參見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姜后,貴太妃娘娘。”
“臣妾魏氏拜見太后,皇后,姜后,貴太妃。”魏氏站在貴妃身后,她能注意到姜后的眼神,正往自己這兒的方向看。
姜后盯著魏氏,皮笑肉不笑,語氣摻雜諷刺:“以后你拜見的人,還多了一個。”
“是,姜后,那臣妾先給未來的王后行禮,參見王后娘娘。”故作柔姿是魏氏的專長,人前人后永遠是一副柔弱的樣子,她當著眾人的面,向平落屈膝行家常禮。
憋了眼惺惺作態的魏氏,姜后很是不屑,過往她以種種招數迷惑先王,姜后把這一切看在眼里,更是記在心里。
永尊公主很是知趣,方才與姜后聊得甚歡,雖看得出姜后不喜魏氏,但即使如此,她說話做事,也同貴太妃一般圓滑:“平落尚未冊封,魏娘娘有禮了。”
眼前這出戲碼,太后自然沒興趣,她的關注點,只放在皇后和姜后身上:“姜后難得來,哀家正想著,什么宮殿合適姜后。”
“太后客氣,予同舍妹一起,暫居孝賢宮足矣,只盼著嫣兒順利誕下皇嗣,到了那時再帶永尊公主回金國,予心里也踏實。”既然太后問起,姜后也順道一提,她留在唐宮,主要也是為了女兒這一胎。
“應當的,皇后先前如此遭遇,現下有姜后在她身旁,總比什么來得都好。”太后也算通情達理,雖自古以來沒有這樣的規矩,但宮里一下子有這么多喜事,關鍵的頭兩樁喜事,最高興的人也是太后,如今她在意的,也莫過于自家孩兒。
幾人閑話一番后,也各自散去,太后望去她們離去的背影,心底早已迫不及待,趁著三王爺未到宮里這功夫,也打算把長公主叫到這兒來,一家子聚一聚:“把懿兒召進宮來。”
“是,太后。”紋理接到指令,退出了宮,迅速執行太后的吩咐。
孝賢宮。
回到宮里,姜后仔細地盯著,從內之外更是讓人將皇后照顧得周到,而此刻的皇后,正坐在窗邊的椅子旁,瞧著外頭的動靜。
落雪了。
姜后不時觀察她的一舉一動,順著她的眼神往窗外看,才發現落雪了,她來到皇后身旁,在她身旁的座椅坐下:“這十月懷胎,尤其是臘月,養胎越是得費神和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