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山的山寨足有五十多,人口總數兩萬余,而能戰之士,卻足有一萬之眾。
姜黎打算弄個國中之國出來,單靠這些人是不夠的。
不過,這些人卻足夠她打下一個不錯的基礎。
“相公,黎兒胡鬧,你怎么也不管管?”
宋氏從姜鑫的嘴里聽到姜黎的打算,瞬間沉下臉來,“我輩修行者,之所以很少摻和世俗之事,乃是為了消減因果。”
“黎兒弄出這個國中之國,便會結下莫大的因果。”
“將來,這都是她修行路上的劫!”
宋氏有些煩悶地望著姜鑫。
姜鑫苦著臉,道:“娘子,黎兒主意比咱們都正,你說,我哪兒有能力說服她?”
宋氏聞言,瞬間不說話了。
姜鑫說的這一點,倒是事實。
閨女太懂事,有些時候,也不是好事啊。
等姜黎讓二龍山的人開始聚集,她回去見宋氏和姜鑫,就發現親娘的臉色很是有些難看。
“娘,誰又惹您生氣了啊?”
姜黎湊到宋氏的跟前,撒嬌地挽住了對方的胳膊。
“黎兒,咱們如今都是修行者,要遠離因果糾葛。不然的話,修行路上,注定多劫多難。”
“乖,聽娘的,二龍山的人,你幫他們這一次,也就夠了!”
宋氏盡可能讓自己不發火,溫和地望向姜黎。
姜黎眨眨眼,小聲道:“娘,可是我已經說了,會幫他們在涼州府立足的。”
“什么?!”
聽到姜黎如此說,宋氏一下不淡定了。
“你這孩子,你怎么這么糊涂呢?”
“修行之人,最忌牽扯世俗糾葛,這會惹下莫大的因果。”
“如今,你立下如此宏愿,你可知道,你必然會被這些人拖累。若是你不能讓他們在涼州府立足,將來你渡劫的時候,他們就都是你的劫難!”
“娘,這還不簡單嗎?”
姜黎微微一笑,“那就幫他們在涼州府立足啊。這又不是什么難事兒!”
“不是難事兒?”
宋氏很想給姜黎兩巴掌,“北虜之強,你都忘了么?”
“大順朝的邊軍,何等強悍,可還是被北虜覆滅。”
“娘,我都想過了!”
姜黎很是成竹在胸,“北虜之強,在于他們的騎兵厲害,只要讓他們的騎兵沒有了用武之地,那么,北虜也就是那么回事。”
“你說的倒是輕巧,那你說說,要怎么讓北虜的騎兵沒有用武之地?”
“這個嘛,簡單的很,只要多制造一些溝渠就好了!”
騎兵作戰,最適合的就是平原地形。
涼州府,正是平原地帶。
而姜黎的想法就更簡單了,那就是在平原上用土屬性的術法,制造一條條的溝渠,騎兵可以控制戰馬飛躍,跨過溝渠,但若是溝渠之后還是溝渠呢?
當然,僅僅是這樣還不夠。
畢竟久守必失。
所以,想要讓這國中之國建起來,能夠長存于世,還得讓這國中之國自身強大起來。
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得走另一條路。
大順朝也好,北虜也罷,都是走得冷兵器之道。
姜黎準備在這里推行熱武器。
火藥的配方,姜黎記得清清楚楚,這個很容易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