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至多也就是比之尋常婦人罷了。
對女人刻在骨子里的偏見讓文帝覺得這不過是秦寧欲討好他的手段,文帝是個勤政愛民的皇帝,任何能讓他自己國庫豐盈的人和事,他都不會拒絕。
雖然他覺得秦寧這生意的利潤可能并不高,所謂翼城更是聊勝于無,但還是欣然應允。
秦寧就很高興,連著將欲進宮被皇后利用做替罪羊的陰霾都散去了些,但她到底沒忘了自己進宮要做的正事。
“皇上,民婦還有一事有些糾結,想來想去不妨告訴皇上,讓皇上替民婦做個決斷。”她面上適時的表現出糾結。
文帝對秦寧的觀感不壞,再加之他原便是個很和善的人,當下里就說:“你不妨直言。”
秦寧于是道:“民婦三日前得到皇后娘娘的口諭,讓民婦在十日之后的太后娘娘的壽宴上,進宮給太后做一道膳食。”
“你不想進宮給太后做膳食?”文帝挑眉問道。
秦寧忙道:“并非不想,而是不敢,民婦究竟難登大雅之堂,加之從前也沒見過皇后,皇后卻將這份殊榮給了民婦,民婦惶恐。”
文帝這時候也在思考,皇后為什么要提攜區區秦寧。
夫妻三十載,文帝最了解皇后不過,在外人眼里,皇后永遠是那個端莊賢淑,待下和善的皇后,文帝卻知,那一切不過是皇后所戴的面具罷了。
真實的劉皇后實際上卻是一個自私自利到了極點的人,也視人命如草芥到了極點。
若非有利可圖,劉皇后怎會提攜區區秦寧?
尤其正如秦寧所說,劉皇后沒見過秦寧,不過是聽說過這號人罷了。
秦寧適時的又開口道:“民婦當時與皇后身邊的侍人說了民婦不敢,但那個妹妹卻與民婦道,這一切都不是問題,皇后會護著民婦的,不由令民婦越發惶恐。”
文帝面上的疑慮越發加重了一些。
秦寧便知道自己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但凡皇上對皇后起了疑慮,必定會在太后壽宴那一日里多加關注皇后這邊的動向。
她做了什么,皇后做了什么,文帝一瞧便知道,這樣皇后便也不能隨便將臟水給潑到她的身上了。
文帝深思良久,最終道:“皇后一片好心,也許她是看你投緣,無須害怕。”
秦寧便知,文帝這是欲借她之手,探查皇后之意,不由嗚呼哀哉,皇宮中人果真沒有一個簡單的。
他們從不將她區區一個民婦的命給看在眼里,但不怕,她還有后手。
秦寧從上書房中告退,刻意慢走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