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也高興。
至于太后——太后自喝下了第一口之后,便有了第二口、第三口、第四口,直至一小碗都見了底。
太后不由露出一抹發自內心的微笑道:“這叫什么湯?”
一旁的曹公公便提醒道:“是酸辣肚絲湯。”
“這酸辣肚絲湯,甚得哀家的心意,是誰做的呢,傳她上來,哀家要見見她。”太后這般吩咐著,已是讓人盛了第二碗。
文帝便忍不住在一旁說道:“母后,即便這湯好喝,您也要適量。”
太后不悅道:“哀家今日不想適量。”
文帝臉色梗了一瞬,便不由得埋怨起了秦寧。
過了一會兒,秦寧就上來了,太后出奇的胃口好,已將第二碗給喝完了,聞言還要讓人盛一碗。
她也端詳著底下的人兒,秦娘子一身廚娘打扮,梳的也是最簡單的雙刀髻,面容與這許多精心打扮過的婦人和小姑娘們比,也只是清秀,卻出奇的順眼。
最為引人注目的要屬那一雙清麗的眸子,黑白分明,瞳仁如被墨色熏染過一般,時不時流轉,狡黠可愛。
太后見慣了矯揉做作的貴婦人,偶然見到這樣衣著樸素的秦寧,便打從心里生出喜歡來。
她朝著秦寧招手說:“來,你上前來,讓哀家好好兒的瞧瞧你。”
秦寧便依言上前來,她順著太后的手看去,一邊輕聲細語的說道:“太后娘娘,這酸辣肚絲湯可還合您的胃口?”
太后不住的笑道:“合胃口,又酸又辣,哀家喜歡極了,往后你常給哀家做。”
秦寧靦腆的笑了笑。
就是這一笑,深刻的戳動了太后的心,自從做了太后后,她身邊多的是阿諛奉承的人,哪怕是她的兒子,也只不過是奉行著天下人對一個君王的要求才勉強做了一個“孝子”,可這小姑娘不同,她一笑便讓人覺得分外真誠。
就像她那早夭的女兒。
太后忍不住便想,若她的女兒還在世的話,也該是像秦寧這般吧。
女兒是貼心的小棉襖,她不會像她的幾個兄長那樣,為了皇權你死我活,連她這個母親的話也不聽。
太后疲乏的眸子里浸染了一絲憂傷之色。
清晰的傳遞到了秦寧的眼中,秦寧便忙接著道:“這酸辣肚絲湯泡面餅吃也是極好吃的,您嘗一嘗。”
太后道:“好,你來給哀家泡。”
秦寧于是上前,她身上不似一般女人滿是脂粉味,似有一股茉莉花香一般,太后不由得又點了點頭。
這女孩當真是極得她的心意的,倘若能留在她身邊做個女官的話,想來也是極好的。
而在一旁一直焦急的等著太后壞肚子并責罰秦寧的瑛貴妃,卻只等到了她們兩個親密的模樣。
瑛貴妃忍不住抓耳撓腮,究竟是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差錯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