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壽辰這一日,秦侍郎夫婦并沒有進宮,但還是曉得,平素里宮中宴會約莫是幾時會散,一般不會出現岔子。
再者秦寧又不是去赴宴的,她不過是去做膳食的,做完膳食就能回來。
是以超過時辰后,遲遲不見秦寧歸來,秦孟氏便讓人去孟閣老的府上問了一聲。
孟夫人便將宮宴上秦寧的遭遇告訴了秦孟氏,但那不過是虛驚一場,結果終究是好的,秦寧還被封了鄉主,就是最后的時候被皇后的人留下了,不過皇后自來場面上做的好,不會當真對秦寧一個區區民婦做什么的,孟夫人讓人秦孟氏放下心來,靜靜等著就是。
于是秦侍郎夫婦這才安下心來,但又怕如今黑夜,路上會出現什么岔子,便讓人去半路上接應,所幸秦寧平安歸來。
進了屋里,秦孟氏讓人將一碗熱騰騰的姜湯給端了上來,道:“外頭天涼,你先喝了姜湯,剩下的慢慢說。”
秦寧極乖巧的將姜湯一飲而盡,沒等秦孟氏問,便將今日所發生的事情和盤托出,自然,她掠過了其中的艱險,只將結果告知叔父和嬸母。
出自簪纓世家的秦孟氏自來便不大看得上瑛貴妃其人,聞說瑛貴妃沒落個好就說:“事實證明,那些通過邪門歪道的法子上位的,終不得長久,不過皇后喚你過去,莫不又是因為九皇子的緣故?”
秦寧無奈的點了點頭。
秦孟氏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樣,“你是怎么想的?”
秦寧道:“我如今對男女情事并沒什么想法,只想著先撫養好小哲皓。”
秦孟氏也很認同秦寧當下里的思想,“終究對咱們女人而言,男人其實是最最靠不住的,歸根究底還是得靠兒子,不過要真遇到一個稱心的男人,對小哲皓也好,倒是不妨試一試,但婚姻這事也講究個門當戶對,若不然你嫁過去便得要委曲求全。”
秦孟氏是個心氣高的人,當年以她的出身,嫁入高門輕而易舉,但她厭惡透了高門子弟中妻妾成群的風氣,于是尋了潛力股秦四爺。
秦四爺也爭氣,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大舅子孟閣老的幫襯,做到如今侍郎的位置上,待秦孟氏是一如既往的愛慕和敬重。
秦寧心知這是過來人的肺腑之言,盡數笑納,又與秦孟氏說了自己不日即將回老家的事情。
秦孟氏雖然有些舍不得,但知曉這一天終究要來臨,便在第二日里著手準備著秦寧的行禮。
之后的兩日里,秦寧也沒有閑著,先是去寧氏飯莊轉了一圈,囑托了些事情,讓他們有什么決斷不了的便去找秦四爺。
再去了裴煥府上一遭,裴煥十分高興的與秦寧說:“前頭你講的那個話本我讓我那朋友雕印出了一百冊,不日便會投放到世面上,到時候你可以看看效果。”
秦寧便就著先前所講又說了一章,裴煥寫于紙上。
裴煥很喜歡秦寧講的這個故事,他少年時也曾看過諸多話本,多是講男歡女愛,但秦寧這話本雖只有短短兩章,但可以看出與那些話本截然不同,是在講一個小女子的成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