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秦寧遠比自己預想的要更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太后也不再說什么,只道:“往后哀家若是碰到了什么合心意的人,便再與你介紹也就是了。”
聞說太后竟還想要給她介紹男子,秦寧哽了一瞬,想著不日她即將要離開,太后興許也就是說一說罷了,遂沒推拒。
“不過......”太后又說:“皇上對信王不放心,總是要有一個人替皇上去監視著信王,皇上才放心,所以這門婚事勢在必得,你有什么合適的人選嗎?”
秦寧哭笑不得說:“民婦不過才剛來咸陽城,都還未曾認識幾個人,怎會有人選,不過這人既是要替皇上監視信王,不說聰不聰慧,首先得要忠誠于皇上。”
太后也在腦海中搜尋著這樣的人,尋常的閨閣女子,大抵都是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尤其鄧堯著實是有一副好皮囊的,尋常女子不會對他不動心,但凡動了心的,便勢必會完成不了文帝的期許。
“或者說,皇上和太后的手中有著足夠的把柄能夠使得她聽從于你們。”秦寧又說。
她這樣一說,太后心中倒是有了成算,尋常閨閣女子不成,但是她身邊的宮女卻是可以。
一來太后身邊的宮女是忠誠于太后的,這點毋庸置疑,二來嘛,她們的父母親人也都在太后的身邊。
于是太后當即決定,封自己身邊的一等宮女榮歡為郡主,嫁信王次子鄧堯。
賜婚的圣旨在第二天便下到了信王妃一行人所居住的驛館里,眾人都納悶榮歡是何底細,怎的從前竟全然都沒有聽過。
偏偏身為當事人的信王妃和鄧堯寵辱不驚的接過了這道圣旨。
無論榮歡是何身份,都改變不了她是太后眼線的這個事實,那么身份的高低便無從緊要。
從前信王府為收斂鋒芒,可以讓嫡長子婚娶一個商戶女,如今輪到次子的婚事,也沒那么多講究。
賜婚圣旨已下,便需得等到鄧堯和榮歡完婚方才能離開咸陽,秦寧便也只得等一等。
信王妃還專門派人給秦寧遞了口信,說這兩日她一人忙著鄧堯的婚事,實在是分身乏術,讓秦寧過去幫一幫她。
秦寧也有心與信王妃搞好關系,第二天便去尋了信王妃。
因為要辦婚事的緣故,太后順手還賞賜給了信王府一個二進宅子,這宅子在城東,離秦侍郎府并不遠,往來倒是方便。
有了秦寧的幫襯,信王妃便也輕松了許多,一起共事這幾天,信王妃發覺秦寧做事真是格外的有條理,事關王族的婚事,她都能有條不紊,想來也一定是個打理內宅的好手。
雖說次子已被賜婚榮歡,但她還有個兒子。
信王妃隱隱雀躍著,就等著回到北郡的時候將第三子介紹給秦寧。
而近在眼前的九皇子,因為賜婚圣旨的緣故,深覺心中松了一口氣,卻不想這之后的幾天,秦寧竟動不動就往信王府一眾人所居住的驛館中跑不說,與鄧堯說話的次數也一日多過一日。
依然是一口一個“鄧二哥哥”。
顧玖有些坐不住,就問自己跟前探子說:“吾與鄧堯孰美?”
那探子是個實誠人,聞言就很是認真的答道:“九皇子與鄧二公子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也就平分秋色罷,自然論教養,九皇子更甚鄧二公子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