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想象著那場景,她要伺候一群毛都沒長齊的黃毛丫頭不成?
這不成,這絕對不成,她可是郡守家的少夫人。
孫氏看向林夫人,但林夫人已不欲多言,她只得看向信王妃,“王妃你看這樣可好,我到底是沖撞了您,不妨就讓我伺候您三個月好了。”
以她這樣的身份,也只能伺候信王妃才不掉份。
然而信王妃冷硬的說道:“你若不想去,那本王妃未嘗不可以賜死你。”
雖然孫氏也知道,即便信王妃看在林家的份上,也不會當真賜死她,但勛貴之家里,多的是讓人生不如死的手段,是以她還是懼怕了。
尤其眼下林夫人已經很不耐煩了,她覺得孫氏讓她丟臉了。
孫氏再不敢多說什么,退回到了林夫人的身后當個隱形人。
然而秦寧惡趣味心起,在旁邊狀似無意的對著眾人說道:“我在這里向大家做一個保證,我所開辦的這個女學里,不論身份地位,不論年齡,想入學的統統都可以。”
孫氏心中就是“咯噔”一下,那倘若來女學里的都是臟兮兮的平頭百姓家的姑娘,她也得伺候她們三個月?
畢竟在孫氏眼中,但凡有頭有臉的人家都是不會讓女孩子來這種這么多人的地方的。
真是越想就越糟心。
聽秦寧這么說了,便有一位大嬸一拍大腿,十分惋惜的說道:“倘若我再年輕個二十幾歲,也能到學堂里來念書,就不說學些什么東西,能多幾個同齡的小玩伴們一起玩耍也是好的,眼下我也只能將自己的小孫女送到秦娘子的學堂里了。”
她又奇思妙想道:“倘若有老年學堂倒是好了。”
旁邊相熟的人家都笑她說:“大娘,你也就是兒媳兒媳太能干,平日里太閑了。”
秦娘子聽到這話,便對那大娘說:“大娘倘若有興趣,可以在女學的后灶上幫忙,你同林夫人被罰過來不一樣,你是有俸祿的,一個月給你一兩銀子。”
孫氏莫名被插一刀,便見那大娘滿臉喜意道:“那感情好,賺來的銀錢可以給我小孫女付學費,再不濟也可以給小孫女買糖吃。”
有這位大娘開的這個好頭,立即便也有好些有些家底的人家想將自己家里的女孩子給送到女學中。
于她們來說,自己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但也想讓自己的孩子們多認點字,知道點道理,不說謀生,起碼嫁到夫家別隨意讓人唬弄了去。
于是便有人主動問說:“那秦娘子,你這女學收束脩幾何?”
秦寧便說道:“因是女學才開,考慮到有些窮苦人家也想讓孩子念書的緣故,所以學費并不貴,一年每人三兩銀子便好。”
這個嫁個確實是很公道,不用多說,便有許多人主動報名,并現在就要將束脩交給秦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