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爺并不是盲目的自信,相反,他將這一段時日里秦寧的變化看在眼中。
這個最幼小也最得他嬌慣的女兒,經過一段失敗婚姻的磨礪,已從天真無邪蛻變得成熟而又富有個人的魅力。
她并不僅僅吸引了這位九皇子的目光,還令太后封她為鄉主,令信王妃對她一見如故。
嫁給皇子所要應對的麻煩也許會很多,可作尋常家的婦人便會少了麻煩?
殊不知前車之鑒就在眼前。
翁婿二人的對話很是愉快,顧昭只覺得從未見過秦大爺這樣開明的父親,他有些羨慕秦寧。
貳日,他與秦寧辭別,前往西寧。
西寧國主包括攝政太后、攝政王在內的一干人等都異常的熱絡,對顧昭提出的互市很是樂見其成。
這趟出行很順利,顧昭于這一年的秋日回到國都,向文帝匯報成果。
文帝對顧昭的這一番作為很是滿意,他這才發現,原來很是不起眼的小兒子已能獨當一面了,更重要的是,他把心思全然放在利國利民上頭,而不是兄弟鬩墻。
想起被自己予以眾望的太子顧惜,不思如何替他分擔政事,如何匡扶社稷,卻整日里想著構陷自己的親弟弟,與府內伶人有染。
文帝之所以會知道這些事情,是因他的桌案上放了一封密信,他順著密信去查,竟查到顧春果真如這密信上所說的那般,放著剛剛繼娶的太子妃以及原配嫡出長子不管不顧,反而整日里同個伶人裝扮的小太監廝混在一處。
這是皇室的家丑,文帝當即派人去到太子宮中,將那伶人以及知道這些的人都給賜死。
誰知顧春竟就此一蹶不振,仿佛要報復他一般的整日里酗酒,有時甚至還會打罵太子妃。
太子妃孟秋和究竟是承德長公主與孟閣老的女兒,又怎甘心忍下這口氣,承德長公主為女兒到文帝跟前哭訴,文帝只好將太子給軟禁起來。
堂堂大順朝的太子殿下,至今已因被軟禁之緣故,整整十五日沒有上朝了。
文帝還是期盼著顧惜能夠向他認錯,然后痛改前非的,但直到現在,東宮中還傳來太子渾渾噩噩的消息。
直到文帝看到顧昭,他想,他一共有十二個兒子,這其中嫡出的兒子更是有五個,又何必在一根樹上吊死呢?
長子顧惜不堪大用,二子顧春昔年也算是勇猛,但奈何如今瘸腿,國朝是不可能有一個瘸了腿的太子的。
至于老三和老四,早在成年之初便趕往了封地。
倒是顧昭不錯,他今年也才十九歲,就已經揪出敵國潛伏在北郡的暗子,輔佐鎮北侯打的芮國落花流水,使芮國向大順稱臣,還出使西寧。
文帝這樣想的時候,顧昭正站在底下,有些拿不準父皇的意思。
他原是準備著等向父皇稟告完西寧的一應事務之后,便向父皇請旨賜婚的,但不想父皇竟是走了神,且一走神就是半個時辰。
“父皇?”顧昭站得腿麻的緊。
文帝回過神來,親切的看向顧昭,越發覺得顧昭是幾個兒子里長得最像自己的了。
“小九。”文帝的親切讓顧昭有些受寵若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