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知聞言道:“我會按著父親的吩咐去做的。”
“再者,一些女兒家的小心機,一會兒我讓你母親教給你,從今往后你便是咱們家最出息的女兒了,不要辜負為父對你的期望。”孟閣老又道。
說起孟夫人,孟秋知就有些恐懼,“母親一向不喜愛我,我怕......”
孟閣老說:“這個無妨,夫人的這點大局觀還是有的,即便你母親做錯了什么事情,你也可以向為父來說。”
孟秋知領命。
而得了孟閣老吩咐的孟夫人,卻壓根并不想給這個最得自己討厭的庶出女兒鋪什么路。
孟秋和才是孟夫人精心培養的嫡長女,雖說如今顧惜被廢,但誰說顧昭就沒有被廢的一天呢?
所以孟夫人只意思意思的尋了個老嬤嬤教導孟秋知規矩,實際上卻是在磋磨孟秋知。
但孟秋知也不是逆來順受的小白話,不經意間向孟閣老的人暗示了孟夫人的所作所為,孟夫人就是被一頓叱責。
孟夫人不服氣,就問孟閣老說:“老爺難道就這樣放棄秋和了嗎,明明秋和樣樣拔尖,怎能被個庶女搶了風頭。”
“癡人!”孟閣老卻說:“我從未想過要放棄秋和,是皇上放棄了大皇子,除非大皇子能重新被立為太子,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對大皇子府上,究竟也是我們的女婿,便如從前一樣對待也不無不可,只是夫人該改改對秋知的態度了。”
“夫人,不論將來那個女婿做了皇帝,我們都是他的丈人,這不好嗎?”
孟閣老的話并沒有說服得了孟夫人,倘若是孟家其他的庶女也還罷,可孟秋知?
孟夫人想想自己曾經對這個庶女以及這個庶女的娘所做過的那些事情,心下便涼涼的。
但她也不敢不聽孟閣老的話,不曾提點過孟秋知什么,卻也沒再為難過孟秋知了。
......
鄞縣秦家在接到圣上的賜婚圣旨的時候,已是秋日里。
因著秦家人早在顧昭離開的時候就已知道了顧昭的身份,故而對于這份圣旨雖驚訝,但也不至于那樣的驚訝。
小云氏就拿著圣旨對秦大爺道:“我當初說什么,小九是個好孩子,如今可不印證了。”
他們雖遠在北郡,與皇城相對甚遠,但也知天家意味著什么,圣旨又是意味著什么。
天家與商戶秦家,一個天一個地,要說服皇上同意這樣一門婚事,其間自然是要下許多的功夫的。
秦大爺道:“還是夫人有先見之明,如今還要勞累夫人幫著操辦起來。”
因為伴隨著圣旨而來的還有顧昭的來信,來信中說他也已帶著迎親的隊伍在路上了,約莫月余后就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