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竟然喊我丫頭,道歉一點不誠懇,我不接受他的態度。”
公孫義嘆息:“兩個不省心孩子,都多大了還瞎起哄,不怕舅舅笑話?”
“這有什么,他倆永遠都是我們眼中的孩子。”朱黎慢條斯理、不緊不慢說道,“沒必要處處管著嘛,要尊重他們的想法。對了,喊妹妹‘對不住了’,就這么說。”
公孫云搖頭哼一聲:“好妹妹,對不住了,請您喝茶!”
“放這里吧,好了,不和你一般計較,大舅說話了,給你個面子。”
朱黎見兄妹倆鬧得差不多,微笑著問:“小云,有把握考上?”
“應該行。”
“那就好好考,別讓你父親擔心,考好點得個好前程。”
朱黎回憶往昔,曾經的他也是一個瀟灑公子,有才也有風度,不把功名放在心上。后來慢慢意識到辜負了家族的期盼,才拼命學習,考了舉人做了縣尉。
“我四十歲了,感覺虛度了光陰,雖有虛名,總覺得不踏實。你要趁著年輕早早博取功名,大丈夫應當志在四方,有所作為不是?”
“留下個人作品就不好嗎?”公孫云不甘心爭辯著,“大舅,您過去可是瀟灑自如,不把功名放在嘴邊,如今竟俗氣了。”
公孫義罵道:“兔崽子,怎么跟大舅說話呢?你大舅經歷太多浮沉,方知學習進取的重要,勸你原是一番好意,你倒惡語相向,這是晚輩該說的么?”
公孫云低頭,臉色更紅,拳頭握緊了些,似還有些不甘。
“人總會變的,年輕時意氣用事,一個人瀟灑可以,往后你得承載一家人、一族人的期待,怎能不積極上進?”朱黎還是笑著,不批評外甥,也不縱容外甥。
“或許是吧,父親逼著我科舉,我偏偏不樂意,大舅這么一講倒讓我心動。我會全力參加考試,不讓長輩們失望。”
“你父親無非想你能夠光耀門楣,并非圖什么富貴,也不想壓著你,你要理解他嘛。”
朱黎一向灑脫,但他不想外甥跟他一樣白白浪費大好光陰,錯失仕途上升機會,畢竟社會的評價還是看你官位高低,現實就是如此,世人看法也大抵如此。
“大舅,我知道您是個隨意的人,為了我前程才苦口婆心相勸,對嗎?”當屋里暫時剩下兩個人的時候,公孫云低聲問道。
“總之希望你比我做的好。有才名不能當飯吃,沒功名你很難得到好生活,也很難帶給家庭實實在在的好處。大舅的話俗了點,我經歷這些年的艱辛與勞累,說的都是肺腑之言哪!”
朱黎怕外甥意志不夠堅定,繼續說道:“人生短短幾十年,光陰似箭,稍一疏忽就過去了。人當現實一些,因為你若不奮進,在家里你都得不到肯定。”
公孫云默默不語,許久方嘆氣道:“我明白了,人不能僅僅想著自身快意,要肩負家里、國家各方面重任,我過去太自我。”
“年少輕狂不是錯,但光陰不可輕易放過,聽我的吧,先考取個好功名,至于將來的事情,那還有很多可以自主的地方。范仲淹、王安石等人文章極好,為政也同樣極佳。有一天你的仕途順了,于國于家不都是幸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