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記者的問題,丁香下意識的看向了趙昊。
她之所以想要加入這個劇組,大部分的原因,還是因為趙昊。
或者說是趙昊寫給她的詩。
她第一次被打動,是看到那首《未選擇的路》。
在重新復出后,她對于未來的職業規劃并沒有什么明確的意向。
實際上如果不是看到媽媽因為擔心她,在家偷偷抹眼淚,她是沒打算復出拍戲的。
雖然如今的她已經看開了許多,但三年前的那次事件對她造成的傷害,至今還是沒有愈合。
她想不通,她只是想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什么會遭到那么大的惡意?
而且那些指責她的人,每一個都認為自己是對她好。
時至今日,她已經可以理解,他們是痛惜自己在最好的時期放棄了大好的前程。
但是,那是她的人生,為什么要聽從別人的安排?
為什么她就不能選擇自己的人生呢?
她選擇遵從了自己的內心,結果很慘烈。
她一手毀掉了自己的前途,父母怕她想不開,表面安慰,私底下卻難免失望惋惜。
那些一開始就勸阻她的人們像是被證明了正確一樣,紛紛跳出來表示自己早就猜到了,是她不分好歹,不聽話,才落到了這般田地。
可是她自己卻并沒有感覺后悔,因為那是她自己做出的選擇,她愿意為之承受代價。
過去的這三年,她其實過得很開心。
從小她就開始拍戲,一年到頭幾乎都是在劇組度過的。
她是大人們眼中的小天才,但她很孤獨,因為她沒有什么同齡人朋友。
在她拍戲的時候,同齡人都在學校里學習上課。
而她在拍完戲之后,唯一的玩伴就是跟組的媽媽。
這樣的生活她過了十年。
一開始她并沒有感覺到有什么問題,但她在讀到一本叫做《金絲雀》的小說后,她卻忽然發現,自己就像是書中被人圈養的金絲雀,雖然外表華麗,歌聲動聽,但根本沒見過廣闊的世界。
她開始大量閱讀,通過文字去接觸認識外界廣闊的世界。
她開始對日復一日拍戲生活產生了厭倦。
她想要離開這種生活,她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認識不同的朋友。
寫作對她來說只是個借口,她只是借由這件事來對抗捆綁著她的生活。
最終,她掙脫了束縛,離開了籠子,飛向了廣闊的世界。
這三年里,她游歷了另一個大陸,認識了很多朋友,她過得很快樂。
她很開心,她覺得自己可以一直這樣生活下去。
直到她這次回來,發現媽媽在偷偷落淚。
她努力向媽媽證明自己現在過得很開心,但這卻讓媽媽更傷心了。
后來她明白了,正是因為她的開心,媽媽才會覺得更加愧疚。
媽媽認為過去的十年里,她自私的束縛了她的生活,固執的讓她按照自己設定的道路來前行。
媽媽認為自己是在為她掃清障礙,降低生活的艱難,可卻沒想到這種安排讓她那么痛苦。
得知了媽媽的痛苦后,她反倒迷茫了。
她捫心自問,那十年的演藝生涯,真的讓她痛苦不堪嗎?
并沒有。
劇組的上下都很照顧她,對她無微不至,把她當做大家的小妹妹,干女兒。
而且在游歷了世界,看到了很多還掙扎在貧困線上的孩子后,她知道了自己的生活是很多同齡人夢寐以求的。
如今再回顧當年自己的選擇和行為,她只能看到當初的自己有多叛逆,多自私。
于是,懷著愧疚的心情,她選擇了復出。
她想用這種方式來向家人證明,他們對她的幫助和關心并沒錯。
可是,既然他們沒錯,那錯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