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吳彥達只把他的話當成了放屁,直接甩門而去,頓時讓他的臉黑成了鍋底色。
“現在的戲子都這么沒素質嗎?”
身為《明華報》的總編,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已經很久沒人敢在他面前這么粗魯無禮了。
“一個不學無術的爛賭鬼而已,能有多高的素質?連潘叔您這樣德高望重的前輩都絲毫不放在眼里,也不看看他自己是個什么東西。”
凌震在一旁拱火道。
“賢侄這話在理,”
潘洪生點點頭:“文為心聲,如此看來,他自己識趣拿稿走人也好,省得污了我的眼睛。”
雖然連看都沒看就下判定未免有些武斷,
但吳彥達本身的弟子實在讓他難以相信對方能寫出什么質量過硬的稿子來。
要是隨便一個中學都沒畢業的爛賭仔都能寫出高質量的小說來,那這作家的名頭未免也太不值錢了點。
凌震則看著吳彥達背影消失的方向,
眼底閃過一抹冷笑,
就你個爛仔還想進文壇恰飯?真是不知所謂。
……
“明華報,呵呵。”
從明華報社出來時,吳彥達嘴角還噙著冷笑。
其實潘洪生的行為也很好理解,
成年人的世界本來就沒有單純的是非對錯。
凌震如今已經是頗有名氣的港島小才子,何況背后還站著凌匡這么一個暢銷名家的老子,
而吳彥達不過是個初入文壇一文不名的菜鳥,
兩者之間孰輕孰重自不必說。
即便換做是其他人坐在潘洪生的位置上,估計也會是類似的態度。
但理解不代表接受,
更不代表他會忍下這口氣。
《明華報》雖然是他投稿的首選,但也不是唯一的選擇。
《東升日報》和《星嶼日報》在港島無論銷量還是影響力都不比它低。
而且單純以稿費而論,這兩家還都比《明華報》更大方,
就算在其他版權開發方面不如《明華報》,
但只要作品能夠大火,讓人一眼就能看到其中的潛力,自然也有的是人主動上門來合作。
而這恰恰是吳彥達最不擔心的。
這次投稿不成,損失的只會是《明華報》,
而不是他。
憋著一口氣的吳彥達出了明華大廈,直接打的直奔東升報業總部。
既然《明華報》這個選項被pass掉了,
接下來自然是哪家銷量大,哪家給錢多就去哪家。
之前就說過,港島報紙以銷量排行,向來都是《東升日報》《星嶼日報》和《明華報》三家穩居前三甲,
銷量每期都在二十萬份以上。
而這其中又以《東升日報》為銷量冠軍的時候最多,
平均能夠達到二十三四萬份的樣子。
不過最近凌匡的成名作《衛天理》系列剛被無限臺改編成電視劇并熱播,
連帶著正在連載《衛天理》最新一部的《明華報》也跟著銷量大漲,銷量一度突破三十萬份,
最近幾個月一直壓了《東升日報》和《星嶼日報》一頭,風頭一時無兩。
不過《明華報》越是風光,
作為競爭對手的《東升日報》和《星嶼日報》自然就越是難過,也就越發迫切想要扭轉局面。
尤其是一直自詡港島報業龍頭的《東升日報》,
最近幾個月一直動作連連,先是不惜以大價錢挖掘重磅新聞,又連續簽下了幾個小說名家的稿約,在《東升日報》上進行刊登。
可惜雖然有些效果,卻始終未能徹底趕上《明華報》的銷量,就更別說反超了。
而這對吳彥達來說卻正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