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因為《天龍八部》帶動《東升日報》一舉打了個翻身仗,本就讓徐紀周在報社里出盡了風頭,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之前在跟吳彥華談的時候沒想到《天龍八部》會爆的這么快,這么猛,
不小心留了一個尾巴,沒能將《天龍八部》這本年度大爆款徹底綁定。
如果這次能用一個合理的價格將此事徹底敲定,
不僅能讓報社里那些眼紅他成績的人都沒話說,還能加深一下自己在老板心中工作得力的印象,
到時候再競爭副社長,把握自然就更大了。
只是沒想到他預想的挺好,
可吳彥華卻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一上來就直接把他逼到了墻角上,
怎么就這么巧?
不會是社里有人向對方泄密了吧!
“好,千字一千就千字一千。”
就在這時,忽然一個爽朗的聲音從外面傳了進來。
緊接著就見一個西裝革履,卻仍然難掩一身江湖草莽之氣的中年人從外面大笑著從走了進來。
來人正是東升報社的社長,同時也是整個東升報業集團的大老板——馬如龍。
“社長。”
徐紀周連忙笑著招呼,只是笑容有些僵,
他這邊還在想著怎么壓價呢,沒想到卻被自家老板給釜底抽了薪,
要不要這么坑隊友?
然而他卻并不清楚馬如龍的想法,
論具體的業務能力,
從最基層的普通編輯一步步爬到如今這個位置上的徐紀周自然遠勝馬如龍,
但要論起格局來,
他顯然就遠不及自家這位從道上撈金起家,又上岸洗白轉身成為報業大亨的老板了。
在馬如龍看來,
只要不影響報社的根本運營,千字八百還是千字一千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因為對他和整個東升報業而言都只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相比之下,
在這個與《明華報》競爭正激烈的時候,
將《天龍八部》以及寫出這本大爆款的吳彥華牢牢綁在東升報業的戰車上,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把稿酬定的稍微高一點,
既能籠絡住吳彥華這個人才,對外又能起到千金買馬骨的效果,
讓港島的作家們都意識到,并不只有投稿《明華報》才能讓他們名利雙收,《東升日報》也一樣可以,甚至能讓他們賺的更多。
一箭雙雕,何樂而不為?
“還是馬老板大氣。”
吳彥華頓時撫掌贊嘆,好話張口就來:“早就聽說馬老板的為人海派,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吳生過譽了。”
馬如龍哈哈一笑,說道:“也是吳生的作品確實優秀,值這個價。
吳生肯將《天龍八部》這么優秀的作品投到我們《東升日報》來,我們自然也不能讓吳生吃虧。
合作共贏才是長久的合作之法嘛,吳生你說是不是?”
“難怪馬老板能將買賣做這么大。”
吳彥華聞言,也不禁向馬如龍挑了個大拇指:“大氣魄,大格局,活該您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