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王墨霖將整個劇本從頭到尾都看完,他幾乎忍不住要拍案叫好。
“好,我以前只知道你些武俠厲害,沒想到編劇也有一手,不錯,不錯。”
回過神來的王墨霖連聲夸贊道,作為一個在影視行業混了半輩子的老人,他已經很長時間沒看過這么讓他興奮的劇本了。
心潮激蕩,回味悠長。
“這么說墨霖叔覺得這劇本還可以?”
“可以,太可以了,依我看甚至有大爆的潛力。”
因為早就打算要交好吳彥華,王墨霖也沒刻意貶低,由衷地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那合作的事?”
“回頭我去跟臺里報一下,以這劇本的質量,通過肯定沒問題。”
王墨霖自信滿滿地打了包票。
畢竟這《滬海灘》的劇本質量擺在這里,通過立項本就不難。
再者說身為制作部總監,電視劇的立項和制作本來就都歸他管,除了一些重點項目,絕大部分戲他自己就能拍板。
向臺里報備一下不過是走流程而已,幾乎不存在被卡的可能。
“墨霖叔,你覺得以我這劇本的質量,值多少劇本費?”
既然合作意向已經有了,接下來自然就該談條件了。
“這個……”
王墨霖一下子被問住了。
之前光想著劇本的好處了,倒忽略了這點。
這《滬海灘》畢竟并不是臺里編劇寫出來的,可沒有白給他們用的道理。
“華仔,你想要什么價?”
“二十萬如何?”
吳彥華也沒獅子大開口,報了個“良心價”,
畢竟以《滬海灘》的質量和在上一世的風靡程度,這個價已經算是很優惠了。
要知道他這部《滬海灘》的原型,
在上一世可是力壓《新扎師兄》、《倚天屠龍記》、《鹿鼎記》《神雕俠侶》《義不容情》、《流氓大亨》等港劇經典,
榮獲香港無線電視八十年代十大劇集評選榜首的神劇。
但就在小熒屏上的表現而言,就連如今正爆火的《天龍八部》都有所不及。
以他千字一千的稿費計算,一部《天龍八部》就能給他創造一百多萬的收入,相比之下,《滬海灘》只要區區二十萬還算多嗎?
“這不可能。”
然而王墨霖卻把頭搖的跟撥浪鼓相似。
要知道這時候的星港影視圈幾乎跟跟吳彥華上一世的港島犯一個通病,對劇本一點也不重視。
很多影視劇開拍的時候劇本都是不齊全的,
就跟后世的許多網絡寫手一樣,連個大綱都沒有,有個創意和大體思路就開干,
邊拍邊現編劇情都是常態,有的甚至還根據觀眾對前面劇集的反應對后續情節進行改動和調整,
所以在拍戲的時候一般都會都要求編劇跟組,
很多時候甚至都不止一個編劇,一人寫一段共同完成劇情。
港島的很多火劇就是在這種類似網絡小說連載一樣的趕工模式下催生出來的。
在這種大環境下,
想要將劇本賣出高價難度可想而知。
習慣了白嫖,誰還舍得花錢?
要知道依照這時候的業內行情,幾十萬都夠拍一部小成本的電視劇了,
光一個劇本就要二十萬,這不是開玩笑嗎?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劇本都賣不上價,像那些天然有著大批粉絲作為基本盤的大火ip,不但影視改編權價格不菲,